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河南好人多。生死关头救了47明游客的好导游韩斌,雨中跪地救人的好护士张鑫...

材料一:河南好人多。生死关头救了47明游客的好导游韩斌,雨中跪地救人的好护士张鑫娜,苦等失主1小时的环卫工人肖大姐……一次次感动河南、感动中国。他们普普通通,却都在关键瞬间激发人间大爱,闪耀人性光辉。这样的河南好人还有很多很多。

材料二:为了彰显河南好人形象,传播正能量,构建公民道德,由河南省委宣传部发起,联合河南省各大媒体共同开展《一件身边好事,一个河南好人》主题征集活动。自2016年9月24日起,《文明河南》微信平台将通过有奖征集的方式,向广大网友们征集反映先进典型的河南好人好事。

据悉,你校即将开展以“做河南好人,温暖你我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多年来河南好人不断涌现,他们身上散发出哪些迷人的光彩?

(2)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河南好人,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3)倾听河南好人的温暖故事,也是一种收获和幸福!请你讲出一例河南好人好事。

 

(1)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临危不乱,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积极向上,吃苦耐劳,踏实能干;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勇担责任,开拓创新等。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传承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加强道德修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立自强,知难而进,磨砺坚强意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劳动成果;遵纪守法,遵守社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自强不息;关心集体,顾全大局;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等等。 (3)示例:河南姑娘朱婷,为中国女排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南阳英雄王锋,三入火海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得他人的安全;赵庄镇大黄村村支部书记马豹子,情系百姓致富路;西平县供电公司职工刘慧琴,24年尽孝公婆,与丈夫真情相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工张国华,精益求精,传承大国工匠精神;鄢陵县90后女孩张文亚,割肝救母;原河南省焦南监狱科员袁文俊,忠于职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黄伟,义务救援422次,为生命保驾护航等。 【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结合材料中河南好人的事迹,从他们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即乐于助人、承担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做一个好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只要从提高道德素质、弘扬传统美德、保护环境、勇于创新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材料二: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继续深入探索,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道德建设,挖掘、宣传我省的优良家训,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主题人物暨家庭故事推广表彰活动。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举办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及家庭故事推广表彰活动,倡导建设文明家庭有什么重要意义?

  (2)时代变迁,家风发展。你认为传统家风应融入哪些时代精神?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2017年3月3日,教育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时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打底色工程,萨达工程的根本,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2017年新春伊始,一档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这一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该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观众热捧,主持人董卿、选手武亦姝、陈更成为网红,火遍了神州大地。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打底色工程”?

央视精心打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有何深意?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14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进一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全省市县全覆盖。虽然两日后,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紧急通知,但要求,请各市县政府统一仍按照《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我县从2017年元宵节前开始,禁止在南召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

河南省环保厅:文件下发后,发现民众反映比较强烈,考虑到该通知与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产生矛盾,经过研究,决定仍按照《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实施。

针对禁放鞭炮政策的几次调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请对下列说法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国家教育部2017年1月10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其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教材修改要(    )

A. 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完整地认识抗战历史

B. 弘扬培育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C. 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唯一主战场

D. 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精神

 

查看答案

漫步城市街头,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单位门前原本开阔平坦的空地上,赫然安装着地锁和石墩;一些原本畅通便利的人行道出入口、路旁景观树间隙矗立着较为密集的钢柱、树桩;绿化带周边扯上了带刺的铁丝网……这些“别出心裁”的设施(    )

A. 确保了有条不紊的交通秩序    B. 违背了博大开放的城市精神

C. 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D. 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