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

文言文阅读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解)①行县:出行属县。②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⑤居官:担当的官职。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⑧傅:推诿。④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其父而还自系焉        (纵:越过)

B. 其父,非孝子也      (私:偏袒)

C. 听杀人,自拘当死      (过:经过)

D. 不受令                (辞:言辞)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A.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B. 卷石底出                            (《小石潭记》)

C. 属予作文记之                        (《岳阳楼记》)

D. 咨臣当世之事                        (《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4.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1.B 2.A 3.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 4.共同特点是守法(或担当责任)。具体表现:石奢认为放走了犯罪的父亲,应该受到法律惩罚,于是以自杀的形式伏法。李离因为审判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于是伏剑自刎而死。 【解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纵:放纵);B项正确;C.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过:犯过错);D.辞不受令(辞:推辞)。 2.“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的“以”解释为:因为;A项的“以”解释为:因为;B项的“以”解释为:用,把;C项的“以”解释为:来;D项的“以”解释为:拿、向,用。故选A。 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罚”,刑罚;“过”,过失。 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得出:石奢认为放走了犯罪的父亲,应该受到法律惩罚,于是以自杀的形式伏法;结合“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得出:李离因为审判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于是伏剑自刎而死。得出共同点:知理守法(或敢于担当责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能言诸生所诵。吴氏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释)①鬻():卖。②大家:世家望族,这里指有钱人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能言诸生所诵________________

(2)吴氏________________

(3)鼎欣然______________

(4)年,尽通其师所能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父独不肯/真无马邪(《马说》)

B.生子能业/择其善者从之(《〈论语〉十二章》)

C.师辞之/处处志(《桃花源记》)

D.鼎遂吴氏诸子师/屿(《小石潭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

4.结合选文,概括詹鼎在求学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查看答案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陶隗,字乌古邻,刚直有威重。咸雍初,任马群太保。素知群牧名存实亡,阅旧籍,除其羸病,录其实数,牧人畏服。陶隗上书曰:“群牧以少为多,以无为有。上下相蒙,积弊成风。不若括见真数,著为定籍,公私两济。”从之。畜产岁以蕃息。大康中,累迁契丹行宫都部署。上尝谓群臣曰:“北枢密院军国重任,久其人,耶律阿思、萧斡里剌二人愈?”群臣各誉所长,陶隗独默然。上问:“卿何不言?”陶隗曰:“斡里剌懦而败事阿思有才而贪将为祸基不得已而用败事犹胜基祸。”上曰:“陶隗虽魏征不能过,但恨吾不及太宗尔!”然以阿思为枢密使

(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

(注释)①咸雍: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二个年号。②马群太保:古代官职名。③括见:这里指核实。④籍:名册,登记册。⑤蕃息:这里指繁殖增多。⑥大康: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⑦契丹行宫都部署:古代官职名。⑧耶律阿思:字撒班,辽重臣。⑨萧斡里剌:西辽重臣。⑩枢密使:古代官职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阅旧籍________________

(2)久其人________________

(3)耶律阿思、萧斡里剌二人________________

(4)然以阿思为枢密使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斡里剌懦而败事阿思有才而贪将为祸基不得已而用败事犹胜基祸。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各誉所长,陶隗独默然。

(2)陶隗虽魏征不能过,但恨吾不及太宗尔!

4.你觉得萧陶隗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这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查看答案

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特征鲜明,诗歌除外;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学校八年级(七)班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请你根据要求参加活动。

(1)请你搜集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2)周末,爸爸想带着全家人去乡下看奶奶,而妈妈想带着全家人去城里看看外婆。爸爸很生气,指责妈妈跟他唱反调;妈妈很委屈,说爸爸一点也不体谅自己。两个人吵起来了。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