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能言诸生所诵。吴氏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释)①鬻():卖。②大家:世家望族,这里指有钱人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能言诸生所诵________________

(2)吴氏________________

(3)鼎欣然______________

(4)年,尽通其师所能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父独不肯/真无马邪(《马说》)

B.生子能业/择其善者从之(《〈论语〉十二章》)

C.师辞之/处处志(《桃花源记》)

D.鼎遂吴氏诸子师/屿(《小石潭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

4.结合选文,概括詹鼎在求学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1. 就 喜爱 高兴的样子 越过(过了) 2.A 3.他的父亲看见不能改变他的志向,就送他入学读书。(意思对即可) 4.①家贫,请不起老师;②他的父亲起初不支持他读书。 【解析】 1.课内链接:(1)饮少辄醉(就)(《醉翁亭记》);(2)世人甚爱牡丹(喜爱)(《爱莲说》);(3)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记承天寺夜游》);(4)不逾矩(越过)(《〈论语〉十二章》)。 2.A项“其”分别为代词,他的;表示加强诘问语气。B项“而”都为连词,表承接。C项“之”都是助词,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D项“为”都是动词,成为。 3.无 4.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陶隗,字乌古邻,刚直有威重。咸雍初,任马群太保。素知群牧名存实亡,阅旧籍,除其羸病,录其实数,牧人畏服。陶隗上书曰:“群牧以少为多,以无为有。上下相蒙,积弊成风。不若括见真数,著为定籍,公私两济。”从之。畜产岁以蕃息。大康中,累迁契丹行宫都部署。上尝谓群臣曰:“北枢密院军国重任,久其人,耶律阿思、萧斡里剌二人愈?”群臣各誉所长,陶隗独默然。上问:“卿何不言?”陶隗曰:“斡里剌懦而败事阿思有才而贪将为祸基不得已而用败事犹胜基祸。”上曰:“陶隗虽魏征不能过,但恨吾不及太宗尔!”然以阿思为枢密使

(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

(注释)①咸雍: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二个年号。②马群太保:古代官职名。③括见:这里指核实。④籍:名册,登记册。⑤蕃息:这里指繁殖增多。⑥大康: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⑦契丹行宫都部署:古代官职名。⑧耶律阿思:字撒班,辽重臣。⑨萧斡里剌:西辽重臣。⑩枢密使:古代官职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阅旧籍________________

(2)久其人________________

(3)耶律阿思、萧斡里剌二人________________

(4)然以阿思为枢密使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斡里剌懦而败事阿思有才而贪将为祸基不得已而用败事犹胜基祸。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各誉所长,陶隗独默然。

(2)陶隗虽魏征不能过,但恨吾不及太宗尔!

4.你觉得萧陶隗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这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查看答案

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特征鲜明,诗歌除外;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学校八年级(七)班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请你根据要求参加活动。

(1)请你搜集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2)周末,爸爸想带着全家人去乡下看奶奶,而妈妈想带着全家人去城里看看外婆。爸爸很生气,指责妈妈跟他唱反调;妈妈很委屈,说爸爸一点也不体谅自己。两个人吵起来了。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在舞台上,女演员穿着曳地长裙,精致无双,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啊。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