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到了月底,保尔的病情恶化了。医生...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到了月底,保尔的病情恶化了。医生不许他下床,埃勃涅感到很难过。他喜欢这个乐观、开朗、从来不灰心丧气的青年布尔什维克,这个年轻人是这样朝气蓬勃,却又这样早地失去了健康。玛尔塔告诉他,医生们都说保尔的未来是不幸的,埃勃涅听了十分焦急。

②直到保尔离开疗养院,医生始终没有允许他下地走动。

③保尔向周围的人隐瞒着自己的痛苦,只有玛尔塔根据他那异常苍白的脸色,才猜出了几分。出院前一个星期,保尔收到乌克兰共青团中央的一封信。信里通知他假期延长两个月,并且说,根据疗养院的意见,按他目前的健康状况,不能给他恢复工作。随信还汇来了一笔钱。

④保尔经受住了这第一次打击,就像当年向朱赫来学习拳术时,经受住了朱赫来的打击一样:那时他也常常被打倒,但总是立刻就站了起来。

⑤他意外地收到母亲的一封来信,老人家在信里说,她有个老朋友,叫阿莉比娜·丘察姆,住在离叶夫帕托里亚不远的一个港口,她们已经十五年没有见面了,母亲要儿子一定到她家去看看。这封偶然的来信对保尔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⑥一星期后,疗养院的人全都到码头热情欢送保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保尔的生平经历说说他病情的起因和结果。

3.赏析选文第④段的作用。

4.选文中“这封偶然的来信对保尔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结合全书内容,说说重大的影响指的是什么。

 

1.保尔病情恶化离开疗养院,准备替母亲探望老朋友丘察姆。 2.几次战争中留下的创伤,修铁路时恶劣环境下体力的透支和疾病带来的伤害,长期高负荷的工作,都极大的损耗着保尔的健康。巴扎诺娃的父亲认为任何外科手术都改变不了他瘫痪的现实。保尔最终瘫痪并双目失明。 3.运用类比,既写出了疾病给保尔带来的沉重的打击,也同时写出朱赫来对保尔的积极影响,保尔在与疾病等斗争中不断锤炼自己,不断成长,表现了保尔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的斗争精神。 4.为下文埋伏笔。保尔因此认识了达雅,在意识到她的处境艰难的情况下鼓励她反抗家庭,与达雅结婚,帮助她逃离了家庭的掌控;婚后鼓励她追求进步,最终帮助她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解析】 1. 考查概括内容。首先通读全文,梳理情节,然后用“人+事”的形式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第①到④段写“保尔的病情恶化了”“医生始终没有允许他下地走动”,而“保尔向周围的人隐瞒着自己的痛苦”“经受住了这第一次打击”。第⑤⑥段写保尔母亲要儿子一定到“老朋友”家去看看。用“人+事”的形式归纳即可。 2. 考查名著情节积累。选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七章,这时,保尔已经住进迈纳克疗养院,之前,他长期奋不顾身地工作,又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身体受损严重,这合成了保尔此次病情的起因:在与波兰人的交战中,保尔腿部受伤,得了第一次伤寒。保尔加入骑兵团后,在一次战争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保尔头部受伤,这是他失明的导火索。在肃反工作中,保尔积劳成疾倒下了,不得不回家休养。在艰苦的筑路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保尔又不幸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组织送他回家休养,以致路上误传他死了的消息。保尔病情的结果可由巴扎诺娃父亲的话里面知道:保尔体内的致命炎症正在发展,医学现在还无法控制。这个年轻人面临着瘫痪的悲剧,我们却没有能力防止它。病情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 3. 考查文章具体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根据位置,中间段通常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表示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补充相关内容,为后文作铺垫或设伏笔等。选文第④段,在结构上,写“保尔经受住了这第一次打击”总结了保尔对病情的态度,引出下文,进入生活新阶段。从内容上看,把他面对病情的坚强与当年向朱赫来学习拳术时的坚强相类比,表现了朱赫来对他的积极影响,用“他也常常被打倒,但总是立刻就站了起来”,暗示保尔与疾病斗争时,也是如此,刻画了保尔坚强的形象。 4. 考查伏笔的判断。伏笔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保尔母亲的意外来信,推动保尔前往“离叶夫帕托里亚不远的一个港口”,他就是去拜访母亲的这位老友,才遇到达雅,在知道她只是家里的劳动奴隶之后,鼓励她反抗家庭,后来与达雅结婚,帮助她逃离了家庭的掌控,并且不断鼓励她追求进步,最终帮助她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这封偶然的来信对保尔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提示了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妻子达雅)与事件(成家),就是提前设下伏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成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北宋《原谷谏父》)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讲信______________            

(2)女有______________

(3)外户而不______________ 

(4)欲______________ 

(5)父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

父 不 从 作 舆 捐 祖 于 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4.甲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老人,给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面小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悦”与“空”的妙处。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0年4月1日中国新闻网)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远共同体理念,中国坚信,面对新冠病毒这一全人类的敌人,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中国在尽己所能帮助别国的同时,也呼吁国际社会开展合作,携手抗疫,在日前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中国领导人提出四点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材料二)

(2020年4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专程访华,感谢中国为世界作出贡献,表达巴方与中国的兄弟情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审定中国援塞物资塞文寄语,亲吻中国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文、法文、德文三种语言发表视频讲话,对中国提供的支持表示赞赏感谢……中国援助的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和80多个国家,都给予了积极回应,代表国际社会的主流。与此同时,许多国家民众在网上“点赞”中国,在城市点亮“中国红”,在小区播放中国国歌,在街头高呼“感谢中国”……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句句真诚的感谢,正是对中国“雪中送炭行大义”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团结合作显大爱”的生动诠释。

(1)阅读材料二,请为该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综合以上材料,请简析中国“和”文化对社会交往和国家共处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三位女将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

C.《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都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他们选择了勇敢面对磨难,把磨难当作前进的动力。

D.《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贡献至伟的人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D.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