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面小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

阅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面小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悦”与“空”的妙处。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采用拟人手法,“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禅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 2.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钟磬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暗含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解析】 1. 考查诗歌炼字能力。解答方式与记叙文加点字赏析相似:分析修辞与描写方法或写作手法,解释其语境义。“悦”是喜悦,本是人之感情,鸟儿上下飞舞鸣声欢畅,如同人一派喜悦之情,赋鸟以人的情态,是拟人手法。“空”是“使……空”,潭影宁静无波,使人心无杂念,心境澄静,写出诗人处于后禅院宁静脱俗环境中,内心的宁静平和。 2. 考查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本诗写了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尾联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突出了一片静谧中悠悠钟磬音响起,以“万籁此都寂”突出“钟磬音”的袅袅有余韵,是以静写动。以“钟磬音”突显“万籁此都寂”,是以动衬静。在后禅院静听钟磬音,是对佛门清修地的喜爱,表达了作者追求脱离尘俗生活的隐逸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0年4月1日中国新闻网)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远共同体理念,中国坚信,面对新冠病毒这一全人类的敌人,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中国在尽己所能帮助别国的同时,也呼吁国际社会开展合作,携手抗疫,在日前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中国领导人提出四点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材料二)

(2020年4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专程访华,感谢中国为世界作出贡献,表达巴方与中国的兄弟情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审定中国援塞物资塞文寄语,亲吻中国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文、法文、德文三种语言发表视频讲话,对中国提供的支持表示赞赏感谢……中国援助的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和80多个国家,都给予了积极回应,代表国际社会的主流。与此同时,许多国家民众在网上“点赞”中国,在城市点亮“中国红”,在小区播放中国国歌,在街头高呼“感谢中国”……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句句真诚的感谢,正是对中国“雪中送炭行大义”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团结合作显大爱”的生动诠释。

(1)阅读材料二,请为该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综合以上材料,请简析中国“和”文化对社会交往和国家共处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三位女将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

C.《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都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他们选择了勇敢面对磨难,把磨难当作前进的动力。

D.《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贡献至伟的人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D.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中的一首。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B.《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的“三吏三别”组诗中的一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2)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_______________》)

(4)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7)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