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共同抗击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于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共同抗击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我们经历了安静的春节、停滞的交通、漫长的寒假、网课云学习、复工复课……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奋斗的力量、知识的力量、自律的力量……甚至是安静的力量。

请以“有一种力量,叫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书写整洁,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例文: 有一种力量叫团结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在进行的这场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深刻印证了这一结论。 疫情来势汹汹,在与这魔鬼搏斗的过程中,身处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靠前指挥的党员干部们是冲锋在前的英勇战士;在大后方,我们同样可以成为打赢这场战役的生力军。我们可以响应号召:少出门、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遵守要求,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给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予以的最大支援;不添乱、不扯后腿,就是我们对这场战“疫”的最大贡献;保持自身健康,就能为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减轻一丝工作负担。 在家自我隔离14天,难吗?已经在家待不住想要出门的人们,请想想那些身处抗疫最前线每天和死神作斗争的医护人员,想想夜以继日加紧研发疫苗的科研团队,想想加班加点为前方供应医疗和生活物资的生产企业员工,以及坚守岗位做好后勤保障的各行各业从业者……您眼里那个待得无聊的家,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跟他们相比,在家自我隔离14天,真的不难!疫情是魔鬼,只要我们不给魔鬼作恶的机会,再凶残的魔鬼都能被战胜。同样,在疫情防控的焦灼时刻,在喧哗纷乱的舆论中,冷静和理性也尤为重要。对于各种谣言和偏激观点,公众要理性分析和判断,不能听风就是雨,否则,谣言就会像一种隐形的病毒,侵蚀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自觉抵制反驳网络上的不科学、不文明言论,主动向家人、亲友传递正确、官方的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勇于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这是一场需要全民上阵的战“疫”,没有人可以当逃兵,每个人都应有作为。只要我们同心携手、临难不怯、向危而行,就一定能牢牢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迎来最终的胜利! 【解析】 这是一篇有材料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有一种力量,叫 ”。从给出的材料看,文章要针对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写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或感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各种力量及作用。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很多的东西都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如:团结、信念、奋斗、知识、自律、安心、坚持、勇敢、守则等。文章可从“力量”的角度选择材料,结合“疫情”和生活,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体裁上,可心记叙,也可以议论,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奶奶的玉簪子

王秋珍

⑴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

⑵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

⑶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

⑷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⑸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 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

⑹父亲回家了。

⑺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⑻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没有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⑼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

⑽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⑾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说坏话,要宰相比干挖心来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骑上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

⑿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

⒀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

⒁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要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了?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⒂他看到了什么?

⒃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

⒄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

⒅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⒆他看到了什么?

⒇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

(21)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22)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

(23)奶奶总是笑而不语。

(24)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

1.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不见簪子→爷爷寻找→①________→田垄上找→菜地里找→②_______)→找到簪子

2.“玉簪子”这一物品在小说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内心世界?)

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

4.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夜光杯》今年2月7日的一篇《医生的字》的文章提到有一位叫马红霞的医生写的病历单的字迹工整清秀,现今已是非常稀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手写的话题,那就是记(英文)笔记时,是手写好还是打字好?

②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打字的速度更快,当然要具有这种速度,必须受过专门的打字训练。但是有美国教授研究后认为,手写笔记有助于学生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习惯于手写笔记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较之喜欢用英文速写方法的学生,用普通书法记笔记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对信息的记忆也更持久,更乐意把握新的思路。和用键盘相比,手写能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③统计显示,听课时用键盘记笔记速度更快,打字和手写每分钟的速度之比大约是33字比22字。在短时期内,打字是有优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教授____年做过一项调查,上课甫结束立即对学生进行跟踪,结果发现“打字族”能够回忆起更多的上课内容,对上课内容进行测验的成绩也比“手写族”要好一点。

④问题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经过24小时,“打字族”对自己记下的东西全忘记了,他们在键盘上敲下的长长的笔记太表面化,也太肤浅了,无助于他们回忆起上课的内容。相反,“手写族”能够持久记忆课堂讲课内容,甚至在一星期以后仍然对课堂上的一些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很显然,手写会把听到的东西更深地记住。用普通书法记笔记更便于温习上课内容,因为它们较之速记法组织得更好。

⑤人们要问,“打字族”能记下较多的内容,为什么掌握的知识反而少呢?研究证实,打字是一种机械反应,对听到的东西是逐字逐句地记下;“手写族”记下较少的东西,但是在记下的同时也在思索,并且对内容有了一个消化。

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科技含量的笔记本电脑人见人爱,它可以使打字更快,但恰恰对学习知识是有害的;手写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然而有统计说,手写平均只能记下30%左右的内容,为了跟上讲课者的速度,手写会漏掉一些重要的限定词,省略掉一些关键的细节——所以手写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本文就手可以增强记忆的持续性进行说明。

B. 手写记忆久,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C. 打字记笔记速度比手写记笔记速度快。

D. 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因此要摒弃打字。

2.第③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下定义    D. 列数字

3.生活中,你喜欢打字还是手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甯(nìng)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甯越曰:“请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注释)①中牟:地名。②周威公:战国西周国君。③矢:射出的箭。④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耕稼之劳/何为而可以免此

B.其友曰/权吕蒙曰

C.十五岁而周威公之/三人行,必有我

D.十五岁/自为大有所益

2.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

3.从选文上看,甯越身上有哪些优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1)晋陶渊明爱菊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__________

(2)陶后有闻__________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查看答案

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得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