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____

(2)之,久而不去__________

(3)康肃笑而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B.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展现出陈康肃的自大、卖油翁的自信。

C.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陈康肃恃技骄傲自大,而对卖油翁酌油技艺的高超则略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也突出了文章中心。

D.“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是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以及所说道理的认可,同时也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1. 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打发 2.(1)(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2)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3.C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释”,古今异义,放下; “遣”,古今异义,打发。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题中重点的词有: (1)发矢,射箭;但,只; (2)精,精湛。两个“射”,第一个是动词,射箭;第二个是名词,射箭的本领。 3. C.有误。应是:略写陈康肃恃技骄傲自大,而对卖油翁酌油技艺的高超则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A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好评。

⑴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⑵同学们准备拟一副对联,小B想出了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出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盼未来  继往开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先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查看答案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将“这样”改为“滥用繁体字”)

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将“依赖”改为“依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 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 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bān  lán______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2)都是些fán  suǒ______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3)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āng zhī wú kuì_________的。

(4)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泊秦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通过写一个小小的动作,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