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将“这样”改为“滥用繁体字”)

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将“依赖”改为“依靠”)

 

D 【解析】 D项有误,应将“依赖”改为“信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 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 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bān  lán______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2)都是些fán  suǒ______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3)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āng zhī wú kuì_________的。

(4)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泊秦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通过写一个小小的动作,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以“让_________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善良”“勇敢”“快乐”“感恩”中选择,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释)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材料)

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2.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3.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