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几对兄弟形象,其中包括严贡生、严监生兄弟。...

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几对兄弟形象,其中包括严贡生、严监生兄弟。请结合作品中的事例简要评析这一对兄弟性格方面的不同。

 

(2)仔细观察下面的邮票,回答问题。

   

图1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图 2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图3王冕画荷

请选择其中的两张邮票,联系作品内容,说说画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1)严贡生是一个欺压百姓、六亲不认、横暴贪婪的典型人物。①他明明是扣住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来要猪时,还指使人“拿拴门的闩,赶面的杖”,打折了人家的腿。②他明明没有借钱给人家,却偏要人家还利息,有人求情也不肯,硬是把人家的“驴和米同梢袋都叫人短了家去”。③他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宜”“从省里科举了回来”。 严监生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大方的一面,他还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 ①对哥哥严贡生无法割舍的手足情。为了息事宁人,严监生花费两千两银子为哥哥去打通关系,在处理整个事件的时候,严监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摆平事件,在掏钱的时候丝毫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情愿,就算是明知道别人从中作梗也丝毫不迟疑。这件事也表明了严监生慷慨大方的一面。 ②对正室王氏平淡真挚的结发情。在王氏生病的时候,他会每天请四五个医生来为其看病用药,而且用的药材都是十分珍贵的,全书并没有任何的文字描绘其不舍得为妻子治病。即使在王氏去世后,他也丝毫不吝啬钱财,从治病到治丧花费了近五千两银子。不仅如此,王氏死后,严监生不止一次因为思恋而痛苦,因思念而咽,甚至有点神魂颠倒,精神恍惚。 ③对侧室赵氏用心良苦的关爱之情。照例来说,结发王氏并没有为其产下子嗣,严监生本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赵氏扶正,但他却百费心机笼络王家兄弟,而且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来迎娶赵氏。 ④对儿子细腻深沉的舔犊情。对自己的儿子严监生更是宠爱有加,虽然他不舍得为一家四口买一斤猪肉吃,但是每次只要儿子想吃,他就会在熟食店为他切上四两钱的猪肉来哄他,只要是儿子的要求他都会用心去满足。为了能够让儿子继承自己的财产,他花费巨资来扶正赵氏。最后在将死之际,他仍是放心不下自己年幼的儿子,希望他读书成才,终其一生都能过得幸福美满。 (2)图1沈琼枝,机智聪明,具有反抗精神,具有妇女个性解放意识。图2李逵急躁莽撞。图3王冕勤奋刻苦,高洁正直。 【解析】 (1)本题考查《儒林外史》文学常识。结合题干要求“请结合作品中的事例简要评析这一对兄弟性格方面的不同”可知,这里要突出的分析出两兄弟性格不同的地方。 示范:严监生是一个胆小怕事、心地善良又不太有主意的人。①处理严贡生的官司,书中说是他同两位舅爷商议后,自己出钱,把告状的安抚住,还了黄家的借约、王家的猪;打坏腿的赔上医药费;衙门使费再花出去十几两银子,帮兄长处理好矛盾。②原配夫人王氏病重,严监生为在其死后能得到两位舅爷的支持,扶正小妾赵氏,更是出手阔绰,送王德、王仁每位一百两银子。不便直说拿钱买“嘴”的话,却说是王氏自己积下的一点东西,留给二位作个纪念。这一切,都说明严监生不仅没有吝啬,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方。严监生是处处对自己吝啬,而待人行事慷慨大方。该花的钱一分不省,能省的一厘不费。 严贡生是个恶棍,横行霸道,鱼肉乡里,是高要县一霸。①早前严家才生下来的一口小猪,误走到邻居王小二家。王家将猪送回,严家却说猪到别人家再寻回来不吉利,硬是逼着对方出八钱银子,把小猪卖给他。等这一口猪,王家养到一百多斤时,不想又错走回严家去,严家就把猪关了。王家人上门讨猪,严家却说猪本来就是他的,想要拿钱买。结果是两家吵了起来,最终王家人被严贡生几个儿子腿都打折了。②告严贡生的人,是个名叫黄梦统的。说去年因县里交钱粮,一时短少,于是央中人向严家借二十两银子。约好利钱,写过借约送在严府。然而又因街上遇着亲眷,愿意周济他,最终没去借严家的银子。大半年后想起这事儿,黄梦统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贡生却问他要利钱,理由是虽说没借,但借约未在第一时间取回,他这二十两银子就不能动,耽误了大半年的利钱。按说也有一点道理,于是黄梦统就托中人买了酒礼、说些好话,客气地上门取约。不想这严贡生执意不肯,还把人家骑来的驴,连同米袋、褡裢都抢了去,依然不肯还回借约。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语言表达。明确思路:选择一幅图,结合具体的内容,概括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示范1:沈琼枝,《儒林外史》人物,常州才女,善诗书、重名节。因不从盐商宋为富,父女遭迫害,只身流落金陵,以卖诗顾绣为生。后参殿试,中同进士。精明干练,有勇有谋。宋家本应明媒正娶,却只想纳其为妾,沈父无措,沈琼枝却要将一切事情原委弄个究竟后再做打算。泼辣、直爽的大侠风范。进宋家后,用证据反抗宋为富的婚姻“诈骗”行为,面对盐商的不肯出现,她以退为进,侍机行事,后逃之夭夭。乐观,从容镇定。逃出宋家后,于南京落定,只靠手艺与才艺自养,即使当时社会容不下她的抛头露面,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奋力抵抗命运。伶牙俐齿,泼辣怒骂。面对社会的恶势力,她用伶牙俐齿、泼辣怒骂当作维护自身尊严的武器。淑女般的知书达理,处身自重。为了考虑杜少卿的英名不能因自己而遭到一丝一毫的玷污,只有确定了杜夫人也在南京,她才去其府邸求救。 示范2: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具有农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朋友很忠诚,但性情急躁。关于他的事件主要有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杀害小衙内、斧劈罗真人等,他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典型。 示范3:王冕,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从小因为家里贫困没钱上学,便靠为别人放牛为生。但是王冕聪明好学,常在放牛的空闲时间刻苦学习。又如王冕看到湖边的荷花,非常喜欢,就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 颜料,又找来些纸,学画荷花。他开始画不象,可是不灰心,天天画。直到湖边的荷花都调落了,王冕终于画出了满意的荷花。他是一个勤奋刻苦,高洁正直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③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_____________》)

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⑧新冠肺炎爆发以来,许多女医生女护士也纷纷登上战场,护目镜在她们原本白净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有的甚至自发剪掉了长发,她们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就如同秋瑾在《满江红 小住京华》中感慨的“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      立不倒、奋勇向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诠释了凝聚中华民族磅礴伟力的伟大精神。

可以把此次战      体现的精神概括为:“碧血丹心、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①  ”的奉献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②  ”的奋斗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担当精神。伟大精神形成向心力、增强战斗力,凝聚起③  的强大合力,激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坚      持守、慷慨趋赴,以坚强意志、必胜决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立不倒   ②战(      )    ③坚(      )持守

(2)将下列词语填在恰当的位置。

A.砥砺奋进、自强不息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②              ③      

 

查看答案

请以“最好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常新港的《咬人的夏天》(有删改),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暖花开的时候,爸爸突然买回一只羊。我看那羊的肚子挺大,说:“爸,这羊够肥的!”爸爸看都不看我一眼:“这不是肥,是怀羊羔了。”

②夏天时,这只母羊竟下了四只小羊羔。爸爸天天围着羊转圈。“从明天开始,放羊的活儿就交给你了!听见了吗?”我没有吭声。

③你们知道放羊是怎么回事吗?爸爸在母羊脖子上系了一根很长的绳子,有六七米长的样子,另一头拴在一根带尖的铁棍上,然后找一块嫩草地将铁棍插在地上,不让它跑掉。小羊羔也不会跑,因为还离不开母羊。它们玩一会儿后,就会拱到母羊的身子下,贪婪地吃一阵奶,有时吃得嘴角往下滴白色的乳汁。

④我没心思去找一块长满嫩草的草地。我给母羊随随便便找了一个地方,就去干我喜欢的事了。

⑤傍晚,等我去牵羊回家时,不管我怎么叫、怎么吼、怎么拽,母羊都不肯跟我走,因为它没吃饱。母羊的四条腿顽固地撑住地面,形成四个锐角,身子向后倾斜。那时,傍晚的蚊子堆成团往我脸上扑。我火了,就像爸爸吼我一样,吼了一声,把铁棍举起来,又像爸爸拎着扫帚抽我一样,照准母羊来了一下。母羊凄惨地叫了一声,乖乖地跟我走了。

⑥回到家,爸爸问我:“羊吃饱了吗?”他一边问,一边伸手去摸母羊的肚子。他能摸出来。而且,母羊完全仗势欺人添油加醋地直叫唤。我等着爸爸转身去抓扫帚。但他没有,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明天要把羊喂饱,知道吗?”

⑦第二天,我准备去河里洗澡。所以还是随便找了一块草地,匆匆插上铁棍,拍了拍母羊的头:“你这讨人厌的家伙,吃吧!”我跑走了,老远还能听见母羊的叫唤。我心想,它正高兴地吃草呢!

⑧那一天,我玩得异常快活,天暗下来时,我才想起该把母羊和四只小羊羔牵回家了。

黄昏的野地真可怕,天边一团暗云被夕阳的最后一束光亮涂抹成了凝固的血色,黑压压的蚊子撞得人脸上生疼。我老远就听见母羊凄凉的嘶叫,它的嗓子好像叫哑了。我跑到跟前一看,傻眼了。母羊饿得绕着铁棍转,绳子就缠在了铁棍上,结成了一个大疙瘩。小羊羔拱在它身上,大概吸吮不出奶汁,也揪心地叫着。

⑩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发现这地方的草是羊根本不吃的草。我怎么把羊拴在这个地方了?我真恨自己。

⑪我赶紧把拴在母羊脖子上的绳子解开:“你吃吧!”母羊向前跑去,低着头,贪婪地啃吃着它喜欢的嫩草。

⑫我跟着它们。我的脸被蚊子咬得满是疙瘩,但我任由蚊子在我脸上叮咬,去吸我的血。

⑬大概小羊羔没有在灰暗的夜色中走过路,就拼命地呼唤母亲。我把它们一齐抱起来,跟着它们的母亲。

⑭当母羊吃饱了,往回走的时候,我就默默跟着母羊走。那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的脸上全是包,我只感到脸大了、胀了,我的脑袋像放在烤炉里烤过一样。

⑮回到家,我不管妈妈的惊呼,只是说:“妈,告诉爸,羊吃饱了!”说完,我就回到自己的小屋去了。

⑯我听到妈妈跟爸爸说:“今天雷方真怪,说话也变了。”爸爸说:“今天母羊吃得真饱!”

⑰我没吭声,什么都不想说,只是躺在床上,像大人一样把双臂枕在脑袋下。

1.梳理文章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父亲

春暖花开时

不知道羊怀孕了

看都不看我一眼

第一天

随便找个地喂羊

____

第二天

随便找地喂羊,去河里洗澡

第二天(黄昏)

____

回到小屋后

____

说“母羊吃得真饱”

 

 

 

2.文章以“咬人的夏天”为题,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12自然段中,我为什么要任由蚊子在“我”的脸上叮咬吸血?

(2)赏析第14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头“父亲看都不看我一眼”,是父亲看不惯“我”只知道贪玩,连农村人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

B.第⑥自然段加点的两个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羊因为没吃饱而拼命叫唤的情形,体现了我当时的悔恨和懊恼之情。

C.文末,爸爸说:“今天母羊吃得真饱!”其实是对“我”的一种表扬和肯定。

D.文中的父子关系一开始有些紧张,从父亲以前用“吼”和“拎着扫帚抽”的方法对我能够看出来。

5.比较选文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说说他们在描写方法上的相同点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描写方法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教育“熊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完成下面小题。

①小熊要爬很陡峭的雪山跟上妈妈,虽然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却仍一次次奋力尝试,最终成功登顶——这段视频被竞相转发,人们纷纷为小熊的顽强和不放弃点赞。相信很多家长会拿小熊爬雪山的视频去教育自家的“熊孩子”,然而,你可曾想到正是熊妈妈按捺焦虑、舍得放手、耐心等待,才赋予了小熊放手一搏、永不言弃、愈挫愈勇的意志和作风。

②当下,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陷入难以名状的焦虑:砸锅卖铁“倒贴式”甩卖,只求有人把娃和作业一起接走;不陪作业,母慈子孝,一陪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孩子是“危险工种”,会要命!凡此种种,看似戏言,实则吐露了现实生活中,众多家长面对孩子教育成长问题时的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甚至真有年轻妈妈因孩子写作业“磨蹭”被气到突发脑梗。

③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中,一幕幕与辅导作业有关的人间悲喜剧,在一张张书桌前轮番上演。一声叹息一滴泪,一声吼叫一声悲——每个窗口都投射出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担心孩子不自律,管不好自己;担心孩子不如别人而自尊心受伤、自信心受挫;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立身之本、立足之地……父母的万般焦虑挤压了孩子身心成长需要的空间,大包大揽、严格管控只为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违背规律地画地为牢,时时管、事事管,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长成了缺乏独立性的“妈宝”和“巨婴”。

④其实,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家长们不妨学学那只熊妈妈,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去做、去体验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担应有的责任。家长要做的就是放手不放任、扶持不挟持、关爱不溺爱、宽容不纵容,着重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⑤孩子终有独立生活的一天,与其替他遮风挡雨,包办一切,不如适当放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自食其力。只有这样,才能见证成长,收获幸福。

1.结合选文第①自然段内容,你认为如果在第④自然段之后增加一节内容,应该重点论述与____________有关的内容。

2.下面有关本文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育‘熊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

B.文章开头讲述小熊爬雪山的故事,是为了证明顽强和不放弃的重要性。

C.文中“妈宝”和“巨婴”,指的是缺乏独立性、永远“长不大”的人。

D.为了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家长应该学习熊妈妈,放任他们,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

3.下面这则材料如果用来作为本文的论据,应该插入哪一自然段的开头?为什么?

有一次聚餐,朋友带着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飞轮一样拼命转动菜台,什么好吃就往自己嘴里塞,大人根本没法伸筷子。问朋友,为什么不管管孩子?他说:现代教育要解放天性,不能拿老一套束缚孩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