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王维传(节选)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①宦游两都,凡诸王、驸...

文言文阅读

王维传(节选)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注释)①昆仲:称人兄弟。②臻:到、达到③玄谈:对佛教义理的阐述。④缙:王缙,王维之弟。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

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服其精思______

(2)不文彩______

(3)临终之际,缙在凤翔______

(4)舍笔而______

3.选择分别表现王维“绘画技艺高超”和“笃信佛教”的一项(    )

A.书画特臻其妙。/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

B.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

C.笔踪措思,参于造化。/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D.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

4.归隐田园是王维的志趣所在,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简析。

 

1.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2. 都 穿 因为 去世 3.C 4.王维在辋口,以辋水周绕房舍,修建竹洲花坞,和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歌咏整天,足见他向往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有其中之乐趣。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有停顿,句领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结构时,一方面是考虑句子的意思,一方面是分析句子的结构。“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一句,从句子结构看“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是四字短语,要求断三处,故可直接判断断句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咸服其精思”意思是都佩服他的精思,“咸”是“全,都”的意思;“不衣文彩”意思是不穿华美的衣服,“衣”是名词用作动词,“穿”的意思;“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意思是临终之际,因为王缙在凤翔,“以”是“因为”的意思;“舍笔而绝”意思是扔下笔便去世了,“绝”是“去世”的意思。 3.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 A.第一句意思是书画更是极其神妙,是说“绘画技艺高超”,第二句意思是以辋水周绕房舍,修建竹洲花坞,是说“居住环境”; B.第一句意思是而创立画意经营圆绘,就有所不足,是说“绘画方面的不足之处”,第二句意思是在京师时每天给十几位僧人施斋饭,是说“笃信佛教”; C.第一句意思是笔迹措思,和造化相参,是说“绘画技艺高超”,第二句意思是焚香独坐,专心禅诵,是说“笃信佛教”,符合题目要求; D.第一句意思是王维看后说:“这是《霓裳》第三叠第一拍。”,是说“王维在音律上的造诣”,第二句意思是大都是勉励朋友信佛修心的意思,是说“笃信佛教”; 故选C。 4.本题考查对人物志趣的赏析。从文中第二段“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意思是在辋口,以辋水周绕房舍,修建竹洲花坞,和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歌咏整天,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维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是在享受田园生活带给他的乐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芭  蕉

郑  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春笋

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两诗的末句,一“怨”一“嗔”,字面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结合诗句作比较赏析。

 

查看答案

文学作品

沉默

房蒙

①“五一”假期,你回去看他——那个书面称呼为外祖父的人。你立在门外,等他颤颤巍巍来给你开门。楼道昏暗的光亮使他对你需要一番确认。你小心翼翼地扶他坐下,像搁放一本古旧到一碰就碎的典籍。你看到无数的时光从他身上流淌过的痕迹,那曾经如高塔耸立的身躯,不可逆转地走向朽塌,像一首弦乐慢慢滑出走调的尖锐。他的腰弯成一张弓——没有弦的弓,扑面而来一种强弩之末的悲壮;他的两腿,万水千山走遍后,不再健硕,不再挺直,也无法并拢,成了一副大大的括号,多少不为人知的旧事隐秘其中,幻化成一种虚无和开阔。你看他的体检报告单,好几处血管布有斑块,引起血压升高、腿脚浮肿,而药物的过敏又令他不堪;他耳背的毛病已颇有些年头,你必得同他大声讲话,使你想到人间的巴别塔。坐在他的面前,你仿佛看到多年前陪伴他的那台旧风扇,你担心它转着转着,不知何时会戛然而止,像一首乐曲演绎完最后一个音符,永远归于岑寂。

②说实话,你不喜欢同他这样坐着,因为不知道该讲些什么。陈年之事不忍提,旧时光里藏匿着的无数暗礁,随时可能掀翻平和的情绪,将对话拖入不复的尴尬境地。可是,你却那样向往坐在他的身旁,安静地陪伴,仔细地沉默,你觉得任何言语都会成为一种冗余和客套。你终于相信,你再也走不进他的世界,你们之间隔着的五十多年的漫长时光,使你永远地置身事外了。

③可是,你知道,你永远忘不了他行医的本行。

④曾经,多个子女先后天亡,死在他的怀里,从此燃起他学医的念头,夜晚偷偷点起油灯苦读,那个没上过几天私塾的男人,怀揣着怎样的一种痛呢?你感受不到。

⑤曾经,他好赌的父亲输光了家产,离家外出再也没能活着回来,他是个遗腹子的事情,他从来不提;“文革”时候遭受迫害,忍无可忍,奋起还击的事情,他从来不提;带领全村人接引活水、修成甘泉的事情,他从来不提。这个前半生命运多舛,晚来享得一点清福的男人,又怀揣过怎样的恬淡呢?你听不到。

⑥那时候,他的诊所与你上课的教室一墙之隔,你时常会去那里讨一些水喝,你见他微斜着身子,安静地坐在一把藤条椅上,右手两根手指敲打着扶手,一副若有所思的专注神情。阳光从狭小的窗子里透进来,亮亮的、暖暖的,照到他浆洗得发白的灰衬衫上,更添一番安然的意境。有人来诊病,他就坐直了身子摸一摸脉,询问一番症状;若是哭闹的孩子,他会起身过去拍一拍肚腹,摸一摸额头。你见他用一支破旧的钢笔在处方签上勾画一番,之后去另外一间屋子里抓药。高大的枣红色药柜,每一格用黄笔写着三个名字,甘草、黄花、何首乌,当归、苦参、女贞子……他用一把小小的秤,专注地称斤两,然后勾在不同的草纸上,你只认得陈皮和蝉蜕,你盼着他会开出这些药,因为你晓得它们在哪一层的哪一格,可以帮上忙。可惜的是,你几乎帮不上忙,你只能傻傻地看着,看着他在窗边的阳光里走动,身上一会儿明一会儿暗,颇为有趣。

⑦暮色四合的时候,你站在半山腰的院子里,见他背着手,从山底的诊所回来,蓝紫色漆卡的中山装笔挺,即使不再做支部书记,举手投足也透出一股子的威严。夏秋之夜,支一张方桌在院子里,他一边浅酌一边教导你。他劝你读书,便吟“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需耕种自然收,白天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贼来偷”;他教你讲话,便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⑧乡下恬静静的夜晚,时间美好地流淌着。

⑨而今的他愈加耳背,你给他打电话,慢慢简化成一种形式化的问候,你只好减少电话的频率。毕竟现代的通讯工具如此发达,你可以随时掌握他的近况。

⑩生活的琐碎慢慢消磨了你的精力,生活的重心无可置疑地转移到了孩子们的身上,你不再常常回去探望他,你甚至可以想见将来的一天,会因为没有多陪他说说话而懊悔终生。可是,你必得接受这样的遗憾。你明白,现如今再多的陪伴又能怎样呢?永远也不可能足够。你不是没想过同他一起生活的可能,现实的种种令这样的理想渺茫。你知道永远无法回避那个结局,即使读再多的书,深谙再多的道理,甚至懂得遵从命运意旨的安排,你也无法劝慰和说服自己免于哀戚。

⑪甚至你已察觉,其实远在世间的诀别之前,早就有许多零碎的疏远和道别,直到有一天,中间砌起一堵翻不过绕不过的高墙。而人生也像是一堵墙,早年的时候,一砖一石垒造起来,后来风吹走一点,雨带走一点,直到湮没无痕,杳然无闻,好在我们最终都会无痕无闻。

⑫有时候你会想,将来的将来,你会如何回忆今天呢?如何回忆他呢?对你来说,那个曾经威严而今颓倦的人,有他没他的日子完全是两种截然的生活。那个注定的痛早已预设在未来的路上,踩上去,变成你终生的痼疾,如此的痼疾累积,会变成一种决绝。而你,又将如何面对呢?或许,只好带着笑或是沉默|——是的,那种你一贯的沉默,一种被生活悄然允准的态度。

1.散文·厘清思路

文章在结构上将“现在-过去-未来”交织,时序变化丰富,叙述灵活多变,使得行文条理清晰。

阅读全文,完成下表内容。

时间

内容

现在

__________

过去

追忆外祖父行医的专注和安然及和“你”相处时光的美好。

未来

__________

 

 

2.散文·写法理解

文章用第二人称“你”来代替“我”行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散文·语言品析

文中对祖父的描写颇有画面感。结合全文,品读第一段和第六段中的画线句,写上批注(可以从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角度)。

4.散文·标题探究

结合文意,探究文章“沉默”文题的丰富意蕴。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最苦命的好汉——林冲

马幼垣

《水浒》描述豹子头林冲的遭遇,精彩绝伦,悲愤感人,使其人其事活现纸上。在梁山集团接受朝廷招安以前的情节里,武艺首屈一指的当推王进,居次位者则非林冲莫属。王进没有上梁山。林冲便成为梁山集团中武艺最超卓者。

《水浒》夸耀英雄不好色,成家立室往往只堪称交代伦常责任而已。尽管如此,有家室的梁山头目全部携眷而来,在山寨续享家庭乐趣。在上山过程当中,妻子成了牺牲品的秦明,马上可以续弦。这情形使林冲独特之处显露无遗,他与妻子是整本《水浒》书中唯一足称佳偶天成、却遭横祸、尝尽生离死别之痛的夫妇。别人投靠梁山集团以后可以续弦(秦明),可获美妻(王英),唯有林冲之空室独处,从未为兄弟们所关心。宋江赐貌英艺高的一丈青扈三娘给急色短义的矮脚虎王英时,难道,他全没有想过论貌量才,林冲和扈三娘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虽换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林冲不能再组织家庭的命运还是改变不了。单看他从享有最美满的家庭生活沦落到永作鳏夫寡人。林冲所受之苦那是别人不可以比拟的。

再看另一点,情形也相同。

梁山人物遭刺配者不少,沿途受苦的程度却很有分别。有人平平安安地到达发配地(朱仝、杨志),也有人虽遇意外而能自保(武松),更有逢凶化吉、变充军之行为集友之旅者(宋江)。林冲刺配,则是实危真险,一波接一波。如果不是花和尚鲁智深及时救护,林冲一世英名就栽在两个没有多大本领的败类之手。

考察的角度也可以再换一个。

晁盖和宋江入主梁山以来。广纳四方投归之士,从此再没有来者遭拒之例。林冲上山,仍在王伦当政之时,就比别人多了遭拒一难关,逼得素本“人不负我,我不负人”守则的林冲要违背良心,企图斩杀陌生人杨志,以赚取山寨收容。对耿直的林冲来说为何林冲却要承受额外的折磨?

林冲所挨之苦尚不止此,《水浒》虽描写高俅为狠毒至极的大恶人,真正受他所害者,其实仅王进和林冲二人(或者勉强可加上,鲁智深、杨志)。王进在书首昙花一现后,便了无踪影,可以不论,因此梁山一百零八个头目当中,来横祸地吃尽高俅苦头者,仅林冲一人。除了说明林冲特别命苦外,此事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梁山大聚义以后,高俅连番举大军来犯,梁山终活捉了这个天下好汉得之而后快的大恶煞,随后发生的却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好戏。宋江不仅不惩罚这个大恶人,反而纳头便拜,亲解绳索,口呼死罪,乞高俅代其安排招安!目睹这幕,林冲必定觉得天聋地哑,痛苦万分。这种心灵之苦应尤烈于以前所受的皮肉之苦。

(选自《水浒人物之最》,有删改)

1.(学习任务一)   内容概括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林冲“苦”在哪里?

2.(学习任务二)   专题活动

文章中划线句“梁山人物遭刺配者不少,沿途受苦的程度却很有分别”。班级开展专题活动——“梁山好汉的发配之路”。请你参与并完成表格内容。

代表人物及

发配之路

罪名

情节概述

综合发现

林冲发配

沧州之路

____

__________

危险程度:★★★★★

曲折程度:★★★★★

虽然都是发配,但待遇却是天壤之别,有人九死一生,有人却是享受优待。从这些差别之中,我发现了水浒英雄上梁山的一个重要原因:⑤__________

宋江发配

江州之路

____

宋江因杀阎婆惜案发发配江州,但因其广交江湖朋友,他的杀人行为反而成为备受江湖传颂的英雄之举。加之宋太公银两的打点,宋江不但被发配到了条件优越的江州,而且沿途颇为享受

危险程度:★★★★★

曲折程度:★★★★★

武松发配

恩州之路

盗窃

__________

危险程度:★★★★★

曲折程度:★★★★★

 

 

 

3.(任务三)名家评点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评价:“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你认可金圣叹的评论吗?请结合马幼垣的文章及原著的有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面是苍南县藻溪镇的一副对联,最适合放置的场所是(     )

上联:真风流乎且看我拜将封侯原是镜花水月

下联:岂儿戏也须知他演今绎古总关世道人心

A.关公庙 B.戏台 C.茶楼 D.客栈

 

查看答案

完成默写。

古代文人常将风景当作抒发情感的载体,寄托自己的情怀。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①__________。”思念亲人,设想故乡的月亮更明亮,徒增悲伤。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②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极力营造萧条苍凉氛围,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在《行香子》中词人徜徉在田园中,“有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菜花黄。”见百花争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经历人生波折的文人常在诗文中喷薄出郁积之情,仍怀积极乐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古仁人之心表达“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的旷达胸怀。在《行路难》(其一)中,李白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⑦___________。”表达诗人满怀的宏大志向;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下“欲为圣明除弊事,⑧____________。”虽遭贬谪却仍保持刚正不阿的英雄之志;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托明月表达美好的祝愿,“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