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的滋味 题目二:____,不...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的滋味

题目二:____,不只是____

要求:(1)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不少于500。(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 读书的滋味 读书之味,各有千秋。阅《红楼》,如啜香茗,回味无穷;览《三国》,似饮烈酒,豪气万千……而给我留下回味无穷之感的书,则是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了著名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建筑。暴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但铁路还是如期修通了,已升为省委委员的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他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看到这儿,我不由得心潮澎湃,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勇敢、顽强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在中考前的复习中,老师发下了不少难度较大的卷子,在那些夜晚,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要放弃,但是,每当我想要休息一下,放下笔走到书柜前,总会瞥见书架上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由得又想起保尔那不屈不挠的钢铁精神。我顿时就来了精神,重新坐回到书桌旁,专心致志地解起了那几道难题。有时解出来时,早已是灯火阑珊,人声寂寥。但每次我都不觉得疲惫,心里反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个星期后的二模考试中,我的数学成绩一鸣惊人,突破了108分的大关。跻身班级前十,其他的各门科目成绩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这正是保尔的钢铁精神在引领我跨过坎坷,穿越困难,走向成功。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引领下,在保尔的引领下,我成功地坚持了下来,超越了自己。在初三的生活中获得了坚持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同时我也品到了读书的滋味。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在书中,你能获得更多:坚持、自信、勇敢……读书,使我们更快地成长,并迎来美好的明天。 (2) 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 你是否有一个宏大的梦想,像太阳一样耀眼和遥远。你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接近,或者说,你会成为那耀眼的光芒。 梦想再宏大,有时也只不过是泡沫,总是想着要接近阳光,却又总是破灭在半空。梦想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实现的,太容易实现的不叫梦想,遥不可及的也只能是个梦。可以说,梦想是场路程遥远的征途。这一路你需要的东西太多,太多: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决不放弃的意志;体无完肤的勇气;永不言败的坚持;忍辱负重的坚强……梦想这条路上,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这条路上,总是人满为患。当你想着明天再干什么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正拖着疲惫的身体奋力地往前又多走了几步;当你以为领先了后者很多步,想要休息一下时,却不知道走在你前面的人比你更努力。天分固然重要,但1%的天分却需要报以99%的努力才能成功,而没有伞的孩子则更要学会奔跑。 贝多芬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即使双耳失聪,也坚持音乐创作。他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梵高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即使遭到全世界的否定也绝不放下手中的画笔,最后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体系;诺贝尔为了把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即使实验十分危险,即使在试验中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也决不放弃,最终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 名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改变了历史,也许,当你追逐的梦想最终实现时,也将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世界。行动吧!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 【解析】 (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考查学生读书的体验,一旦打开思路,这篇作文不算很难。这里的“书”,可以写“书”的本义,也可以写“书”的比喻义或者引申义,像书一样的“人”或者“物”。“滋味”本指具体的味道,如酸甜苦辣等,在这里比喻读书的各种体会。有的书字字珠玑,让人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有的书含蓄隽永,让人感受情感的丰富多彩;有的书振聋发聩,让人获得信心和力量。我们选择书籍时,一定要选择对我们的成长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2)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不只是”的前面和后面都要补充上内容,写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家,不只是“港湾”,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写作时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来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园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齐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

⑦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下列对《苏州园林》选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因为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没有自然之趣,毫无美感。

B. 假山的堆叠,不仅仅是一项艺术,更是一项技术。

C. 苏州园林使用花墙、廊子和镜子都是为了实现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布景效果。

D. 不论是就苏州园林极广范围的整体来看,还是就苏州园林极小范围的局部来看,游览者都会有“如在画图中”的体验。

2.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是如何承上启下的。

3.在《苏州园林》中“游览”一番后,你一定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产生了共鸣。请结合选段相关内容,简要说明你喜欢站在苏州园林的哪个“点”上欣赏“图画”,你欣赏到的又是怎样一幅“完美的图画”。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苏州园林又有了哪一点新的认识。请结合《苏州园林》选段的相关内容,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链接材料)

中国古典园林在表现章法上也有很多传统山水画的影子。如二者都很注重虚实对比。山水画论中有“虚实相生,乃得画理”及“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之说。在山水画中,景物是实,空白是虚;黑是实,白是虚;有色为实,无色为虚。而在古典园林中,虚与实表现为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景物为实,倒影为虚等。

在空间处理上,古典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还往往采用山水画论中的“小中见大”“须弥芥子①”“壶中天地②”等创造手法。如园林常用假山、建筑、廊、墙来分隔空间,还采用借景的手法,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无限景色;同时,园林中的假山池塘,浓缩了大自然奇山秀水之美,漫步庭园树石之间,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这与山水画“咫尺山水蕴千里江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色调风格的采用上,中国古典园林也往往借鉴传统山水画。如江南园林无论是建筑的构造上,还是其外观的粉饰上,都同山水画一样,在色彩的应用上以自然、淡雅、平静为主,主要呈“黑”“白”“灰”三大主色,不燥不火,崇尚自然,清雅而疏朗。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常常采用山水画中的手法。山水画谱中有“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树要填空,大树小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可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之说。而这些手法也正是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常用手法。

(《浅析中国传统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节选)

①须弥芥子:须弥,佛经中的山名,据说在大海之中,上高三百三十六万里。芥子,芥菜的种子。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原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这里形容小中蕴大。

②壶中天地:原指道家的神仙生活。这里指狭小的空间营造出宏大的境界。

 

查看答案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小题。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选文中“我”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两件事。

2.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3.选文是如何刻画藤野先生形象的?请任选一个角度,举一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本学期,小明所在的光明中学初二(1)班为了更好地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创建了一个关于名著阅读的班级微信群。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昆虫记》初读阶段结束后,语文课代表为活跃群内气氛,建议所有人把头像都换成《昆虫记》中自己喜欢的昆虫图片。同学们纷纷响应,有的选蝉,有的选螳螂,有的选被管虫,有的选萤火虫,有的选蟋蟀……小明却迟迟不能选定。如果小明向你寻求帮助,你会建议小明选择①____(昆虫名称)作头像,理由是:②___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同学们在群内组织了“你问我答共点赞”活动。小明想考考你,给你转发了群内的三条“点赞”信息。请你根据要求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同学甲:我为“毛泽东的廉洁无私”点赞。他_____(具体事件或细节)。

同学乙:我为“红军的____(历史事件)”点赞。这次战略撤退中,红军一边要用落后的武器装备对抗敌人的围追堵截,一边要用肉身病体抵御雪山草地等恶劣环境,转战六千英里,历时两年,最终取得了胜利,成就了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小明:我为“红军军官的_______(精神品质)”点赞。他们习惯说“兄弟们,跟我来!”,而不是说“兄弟们,向前冲!”。

3.小明就“红星为什么能够照耀中国”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并把他探究的成果写成一段文字,在群内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但是这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三处与原著不符,请你帮他一一改正。

浅析“红星为什么能够照耀中国”

小  明

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一经问世,便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因为这颗红星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红军四次击败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又完成了被毛泽东喻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伟大迁移;“七七事变”发生后,周恩来赴西安促成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开始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许多伟大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领袖。有爱唱《红辣椒》的毛泽东,有在田埂走过时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身上的周恩来,有四处寻找并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朱德,有下令保存国民党悬赏缉拿传单来印红军宣传品的贺龙……他们身上无一不具有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因为这颗红星还得到了中国工农大众的衷心拥护。农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红军,为战士们送粮送衣。他们把中国共产党看作亲人,把红军看作为穷人打仗的自己的军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赦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干忧患,死于安乐》)

(乙)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于是见说赵王,欲约从散横以抑强秦。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选自《战国策·楚策》,有删改)

①说不行:指连横的主张未得实行。②纴(rèn):纺织机。③太公阴符:太公,姜太公吕尚。阴符,兵书。④简练:精心研习,熟练掌握。⑤约从散横:联合六国,瓦解连横。

1.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必先其心志       何而不平

B. 行拂乱其所       是焉得大丈夫乎

C. 而后             不言而

D. 父母不我为子     自康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的苏秦面对___________的双重打击,“引锥自刺其股”,发奋读书,最终被封为武安君。他的故事印证了(甲)文第1段中所阐述的道理:人只有经历磨难后,才能“_______”。(①②用自己的话概括,③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本诗为酒后即兴之作,诗人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后____的心情。

2.阅读诗中画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3.在诗人眼中,菊花、山峦、云雾、飞鸟这些寻常景物皆可入诗。我国古代诗歌中,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________。(填写的诗句不得为本试卷中所有已经出现过的诗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