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惟妙惟肖 不容质疑 巧妙绝伦 诚惶诚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惟妙惟肖  不容质疑  巧妙绝伦  诚惶诚恐

B. 正襟危坐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因地制宜

C. 众目睽睽  粗治滥造  春寒料峭  摩肩接踵

D. 暗然失色  翻来覆去  颔首低眉  抑扬顿挫

 

B 【解析】 A项,“不容质疑”应写为“不容置疑”;C项,“粗治滥造” 应写为“粗制滥造”;D项,“暗然失色” 应写为“黯然失色”。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外患者(匹敌、相当)     百里奚举于(集市)

B. 置土石(哪里)             惩山北之塞(苦于)

C. 而谋曰(室内)             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D. 九十(将近)               曩者霸上(先前)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xiān)     (chèng)     惟妙惟(xiào)

B. 河(Xiáo)        (zhǎo)        巧妙绝(lún)

C. 劲(jìn)            声()            春寒料(qiào)

D. 外()            状()            摩肩接(zhòng)

 

查看答案

以“最让我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感动、感激、牵挂、愧疚、敬佩、难忘等);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感情真挚,结构完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二)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_____

(2)相而去_____

(3)下车_____

(4)甚聪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去后至/呼儿出

B. 相委去/学不思则罔

C. 下车引/学而时习

D. 设果/人谋而不忠乎

3.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结合材料,分析陈元方和杨氏子的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小题

藤野先生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过了一星期,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文章第1自然段从哪些方面描述藤野先生给鲁迅留下的初印象,请简要分析。

2.下面两句话,都表现了人物的心理。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从修辞手法角度)

(2)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词语角度)

3.请找出藤野先生与“我“之间发生的事情,并分别概括出它体现先生怎样的品格。

4.“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一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