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十三四岁正是多梦的季节,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大胆的想象都是美好的。 ...

十三四岁正是多梦的季节,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大胆的想象都是美好的。

请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范文: 为了自己的梦想 昙花为了自己惊慌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记得小时候起,我就十分喜欢数学,最喜欢解数学难题,碰到一道难题,总是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去探索世界的奥秘,当解开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 记得有一次,我们的数学同步学习上出现一道极难的奥数题,当时全班同学都懵了,一脸茫然,不知从哪里入手,数学老师说留给我们几天时间思考,看谁能做出来,于是这道题成了我们茶余饭后共同商讨的对象。我也在尝试怎样解开这道题,于是我先把这道题转化成数学语言,再寻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看它与题目问题中所求量的关系,最终我还是解出来了。对于这道题,全班只有我和当时我们班的第一名做出来了,老师对我们两个大加赞赏,那时的我心中简直比喝了一瓶蜜还要甜。 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在我上六年级的时候,妈妈还给我报了个奥数班,于是我又有地方展示我自己了。奥数班里奥数题很多,碰到不会的题已是家常便饭,不过,这并没有打消我对数学的喜爱,反而更加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让我相信,在数学的天地里,永远没有尽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我也坚信我将会做的更好。 昙花苦等十年,只为昙花一现;雄鹰苦练十年,只为搏击长空;彩虹经历风雨,只为展示自己;流星放弃生命,只为瞬间永恒,我遨游数学天地,只为享受解开其奥秘的满足感。 为了自己的梦想,加油吧!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我的梦想”关键词是“我”和“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是一种通过坚持和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理想。这里的“梦想”必须是自己的梦想,可以小到个人的幸福,可以大到国家的富强。写作时,最好第一段出现“梦想”这两个字,然后在结尾段再点出“梦想”,首尾照应,使全文结构更完整。可夹叙夹议,以记叙文字为主体,议论文字点睛升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情醉纳蝉村

丁玉辉

在一片纵横阡陌的田野尽头,绵延着苍翠奇秀的喀斯特群山。山脚下,有一个由青石块构成的村寨掩映在毛竹绿树中。清澈的紫环河从村前潺潺流过,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远远望去,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宁静安详,像一幅淡雅的水彩画。这就是有“中国金都”之称、贵州贞丰县最具田园风光和布依风情的纳蝉村。

我们的到来,打破了布依村寨的宁静。在长号和唢呐声中,热情好客的布依同胞把我们迎进了村寨。美丽的布依姑娘唱着甜美的歌:“布依姑娘欢迎你,敬杯米酒表心情。……”笑盈盈地,纤手捧米酒,送到唇边来,谁也经不住这温柔的盛情。即便酒不醉人,情也醉人。一杯米酒下肚,心里更充满了甜蜜的情愫。

在古榕树下,我们充满兴致地观看表演。一位头裹青布帕,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老人,将酒倒进唢呐,我好好奇:唢呐还要喝酒?老人说:用米酒润润嘴,吹出的音调才纯正。独具民族特色的《纺织舞》,在悠扬的唢呐声和铿锵的锣鼓声中,伴着婉转的月琴声和悦耳的木叶声开始了。十余名头裹大盘白帕,身着蓝白条纹土布的布依姑娘,像美丽的蝴蝶,翩翩飘至坝子中。一个个笑靥含情,眉如远黛,眼若秋水,如带露的芙蓉,惹人怜爱。

姑娘们用轻盈曼妙的舞姿,演绎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采棉花、纺织、编织、染布、到织成布匹的过程,形象反映了纯朴的布依姑娘的心灵手巧和勤劳。接着是《金秋忙》。通过浓郁的民族舞蹈,把插秧、收割,到挑着金黄稻谷回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反映了布依族是一个崇尚自然、热爱劳动的民族;也反映了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种植水稻的民族,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仲家善耕,专种水稻,兼种果木……”

在布依古老动听的“八音调”伴奏下,歌舞《绣花篮》开始了。布依姑娘带着针线篮到田间劳动,间闲时,拿出针线,一边唱,一边低头给心上人绣花包。表演细腻,一颦一笑和灵巧的手势,都透着纯真,生动反映了布依姑娘的真诚和对纯洁爱情的美好憧憬。我问陪同的县委干部:她们唱的啥?他翻译成汉话:“想到六月六见表哥,自己高兴在心里说:再苦再累,也忘不了对你的思恋,远方的表哥啊!请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把爱绣在你的心上。”多朴实!多感人!不禁使我感慨:万古沧桑,唯有爱是不变的歌!

最后一个节目是《甩糠包》。反映布依青年男女在公开的娱乐中,互表爱慕以选择情投意合的伴侣。女方看中对方,便将绣有荷花或鸳鸯的糠包甩给他;若男方心仪,打个秋波,拿着糠包便相约离去。这时,只见布依老人对着唢呐鼓着嘴,吹得如痴如醉,音质纯正,曲调欢畅。

在灿烂阳的光下,微风中摇曳的古榕树显得青翠欲滴,树梢的两只喜鹊惊奇地望着热闹的人群,不时用嘴梳理着柔软的羽毛。远处,一头水牛在河畔悠闲地甩着尾巴。几只白鹅伸着长颈飘荡在小河里。在这真山、真水、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里,观赏原生态的、有《诗经》雅韵,魏晋遗风的布依歌舞,真令人陶醉。……

突然,两只红色的糠包甩入我怀中,一只掉落地上,我急忙起身去拾,惹得两位布依姑娘开怀大笑。我不知姑娘的心情;可我知道:我永远也忘不了这宁静的纳蝉村,还有美丽的布依姑娘。

阅读推荐课上,语文老师张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丁玉辉的《情醉纳蝉村》,引起我们的思索。

1.纳蝉村的布依族同胞热情好客,他们依然保留着民族特色的生活内容。请你谈谈该如何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了充满风情与温情的布依族习俗与表演。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或者地方特色的表演呢?请任选一种,向大家做简要的介绍吧。

 

查看答案

(题文)观察漫画《前赴后继》,完成后面的问题。

(1)请你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2)请你写一写漫画的寓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不 能 四 五 龠 已 烂 醉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3.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B.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的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C.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假设你的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难道天还会塌下来么?

D.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B. 之于宋君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C. 所寄      亡:无,没有。

D. 因往之      晓:明白,知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