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还一亩地的父爱 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趁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还一亩地的父爱

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趁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刚从地里收获来的花生。那年月,花生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家里才可以买半斤或一斤,平时根本无法吃到。后来,乡里号召村民调查种植结构,推广大面积种植花生,并免费提供种子。村里大部分村民改种了花生。而我家仍旧种植的是小麦。倔强的父亲始终认为老百姓以食为天,花生米难道能顿顿当饭吃?

晚饭时,闻着从邻居家飘来的煮五香花生米的味道,我抱怨父亲当时没选择种植花生,不然我现在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花生米,还可以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吃。父亲骂我没出息,不像个男子汉。但母亲坚持要到邻居家买一些花生来给我吃,父亲却坚决制止,两个人继而发生了争执。我在心里站在母亲一边,因为我知道,父亲之所以急红了脸阻拦母亲去买花生,一定是虚荣心作怪,生怕邻居嘲笑他当初没种花生的失算。

父亲和母亲的争吵让家庭气氛很压抑。我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回学校,就抱着对父亲的些许不满早早睡下。第二天刚睁开眼,一股扑鼻的煮熟五香花生米味道就飘了过来。我趿着鞋奔到灶间,见父亲蹲在地上往炉膛里添着柴,母亲正在蒸气弥漫中从锅里往外捞煮熟的花生。一定是母亲最终说服了父亲,从邻居家买来了这大半盆花生,我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

母亲说:“你爸在咱们都睡熟后,一个人冒着大风和小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的花生地,一镐一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要亲手煮给你吃。”我心头一热,这才平生真正第一次细看蹲在灶间的父亲: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明灭的火光照亮了脸上沟壑的底部,虽然被灶膛中倒呛出的烟熏得不停咳嗽,但微眯的双眼分明透着一种笑意。

我这时才第一次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也第一次看到倔强的父亲流露出来笑会这样充满温情。望着父亲放在灶旁烘烤着的湿透的衣服,我心里发热,泪往下流,滴在了那冒着热气的花生上面。

“不许吃着东西掉眼泪,要有个男子汉样!”父亲又大声教训我。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吼声是这样的悦耳。

走出家门去学校时,我绕道到父亲夜间捡花生的那块地,见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冒着丝丝雾气。我的心口异常温暖,不只是我的衣服里揣着一包还未凉透的熟花生,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那被父亲深夜刨过的一亩土地,处处都在透着父亲对儿子无声的关爱。

那一亩地的父爱,让我终生无以回报。

(摘自《散文选刊》)

1.本文以____为线索,主要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2.“我”对父亲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3.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中“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5.如果把“一亩地的父爱”改成“伟大的父爱”好不好?为什么?

 

1.花生父亲冒着大风和小雨用一夜时间重翻一亩多地为我捡花生的事 2.抱怨——不满——感激——终生难忘 3.照应标题,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4.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苍老与辛劳,表现了父亲对“我”无言而厚重的爱。 5.示例:不好。“一亩地的父爱”既概括了文章所叙述的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又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伟大的父爱”太过笼统抽象,不够形象具体。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弄清文章主题思想即可。全文都是围绕“花生”展开,所以“花生”为本文的线索。本文主要是写父亲为我不怕困难捡花生煮花生的事,体现的是父亲对我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伟大的、无私的。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感情变化的把握。通读文本,根据具体情节的变化加以分析。当别人家飘出花生香味时我“抱怨”父亲我们家没种花生;当母亲想要去邻居家要花生时父亲不让,我表示出“不满”;当吃到父亲冒着风雨用一夜时间重翻一亩多地捡花生煮给我吃时,我非常“感动”;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段落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结尾段的一般作用。其作用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分析。结尾段在内容上,有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丰富文章的作用;在结构上,有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升华主旨,画龙点睛,让结构紧凑,脉络清晰的作用。结合本文分析,本段在结构上:照应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4.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及描写手法作用的把握。注意结合人物形象分析。 “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是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的苍老、辛劳及慈祥。“送”是动作描写,写出的是父亲的勤劳。 5.本题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首先表明态度,不能。然后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本文中父爱最好的体现就是重翻一亩地这件事上,“一亩地的父爱”恰好体现了这一点,也通过这件事突出了主题。这个短语作为题目虚实结合,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伟大的父爱”题目过于宽泛,无法具体体现本文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为什么?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信任)地点点头。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2)人不其忧。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曲肱而枕之    B. 学而时习之

C. 温故而知新    D. 人不知而不愠

3.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请你谈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隆化二中七年级部要开  展以“漫游语文世界”的系列活动,请你和我们一同参加。

(1)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 种修辞手法。

(2)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3)你代表隆化二中团委向《隆化周刊》王编辑发出邀请,请他在10月30日下午3点来我校多功能教室参加“漫游语文世界”读书报告会。你该怎么说呢?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原因是___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父亲让我背______的痛苦。文章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写取长补短道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诗人运用想象和夸张展现大海吞吐日月景象的的句子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