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中国的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受到了较大...

中国的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人们习惯用键盘来敲打汉字,如何让中国书法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重要课题。为此班上开展主题为“学习书法,弘扬中国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观点论述) 新版“部编本”教材对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的字词的字体进行了修改,八年级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由以前的楷书变成了行楷。班上就“有没有必要将课后字词改为行楷”展开讨论。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出你的观点、理由和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链接)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有名的书法大家的故事有关,请用简洁的语言叙写出来,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联征集)结合活动主题,续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一笔一划展现文字魅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体有必要改成行楷,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有助于同学边写生字词边临摹行楷。因此,我们应借助课后行楷来有效练习书法。(示例二:行楷的省减、变形、连带会造成学生书写的不标准。一部分学生连楷书的基础还不扎实,学习行楷会造成书写潦草;同时,行楷的省减等写法会造成同学书写错别字,所以,在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时,建议课后字词以楷书为主。示例:皇帝要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三分厚,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每字每行传承中华文明 【解析】 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知识的了解和对问题的观点态度。新版“部编本”教材对课后字词字体的改变其实是在影响学生接触书法,了解书法的字体特点和艺术魅力。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看法,理由充分即可。第(2)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图片和图片上的字,可知图片人物是王羲之,讲的是“入木三分”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即可。第(3)题考查对对联。对对子要注意: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据此分析拟写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填空。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佳肴》)

(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4)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7)作者写自己的处境与俗语“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样凄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作者借物自喻,表现了其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查看答案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解释下列加点字。

家无斗储    虽:________         焚毁其书而求改嫁      或:___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王欢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选贤能          遂外人间隔

B. 修睦          与朋友交而不

C. 女有          壮士十年

D. 幼有所长          舟首尾约八分有奇

2.下列句子加点词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公          此人一 一具言所闻

B. 故人不独亲亲    远而无所至极邪

C. 货恶其弃地也    骈死槽枥之间

D. 是故谋闭不兴    既已知吾知之问我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假借孔子名义表达了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出现的感情。

B. 本文从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全方面的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C. 本文采用排比、对偶的手法,使得文章结构整齐,语势增强,朗朗上口,很好的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

D. 大道的内涵是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大道”即“大同”,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查看答案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陆游是唐代著名词人,他对梅花情有独钟,歌咏梅花的诗词有一百多首。

B.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梅花的所处环境,下片托物言志。

C. 作品以草木无情、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暗喻人事,“妒”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D. 这首小词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是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