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某学校开展“中华经典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下列任务。 (1...

某学校开展“中华经典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学习中华经典重要性的认识,九(1)班开设了“微言论”卡片专栏,请你根据链接的材料,设计一张“微言论”卡片,发表你对为什么要让中华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看法。(50字左右)

(链接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师大的时候对师生们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班级模拟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综艺节目活动现场,请你完成①②题。

①请在下面诗句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备选字:情 信 痕 声)

人似秋鸿来有    ,事如春梦了无    。(苏轼)

②请阐释下列经典语句所蕴涵的中华美德。(任选其中一句作答)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我选(A/B)句:                   

(3)对联是一种备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文化形式。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传承经典润泽后世  下联:         

 

(1)示例:基因具有遗传的特性,如果中华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就会代代相传,不易改变,中华民族文化就会源远流长。 (2)①信 痕 ②示例:A每个人都应该把别人家的老人、孩子当成自己家的老人、孩子来对待,人与人之间应该做到尊老爱幼、推己及人、互助友爱。B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正所谓“寡不敌众”。但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就能坚不可摧。 (3)吟诵诗词陶冶情操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的是阅读分析能力与筛选概括能力。作答此题时,学生应认真读题,积极思考,然后准确表达。阅读链接材料可知,让中华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将经典流传下去的方法和途径。(2)①本题考查学生诗词积累背诵与默写能力。“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全诗是: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故答案为“信”“痕”。②此题考查诗词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结合诗句来赏析其中所蕴含的中华美德。A强调的是要尊老爱幼,B强调的是团结的力量。(3)本题考查补写对联,需要注意以下情况: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传承经典”可以对“吟诵诗词”“弘扬国粹”等,然后指出这样做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一书中,有多篇文章以或幽默或平和的笔调,对封建教育进行了评判与嘲讽,请写出其中两篇的篇名。

(2)阅读下面内容,分别写出《朝花夕拾》中的相关人物。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③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查看答案

(题文)古诗词默写。

(1)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昨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2)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的作用         

(3)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A. 不容置疑  不可思议  不言而喻

B. 不可思议  不容置疑  不言而喻

C. 不言而喻  不容置疑  不可思议

D. 不容置疑  不言而喻  不可思议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自觉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B. 《再别康桥》表达了一种轻烟似的离情别绪。

C. 不但桂林自然风光旖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D. 开往桂林周边县城的动车大约有十个班次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B. 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 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D. 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