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 少年爱国者 ①一艘法兰西轮船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驶往意大利的热那亚。船上...

阅读理解

少年爱国者

①一艘法兰西轮船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驶往意大利的热那亚。船上乘客有法兰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瑞士人。其中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衣衫褴褛,避开人们,像野兽似的用白眼看大家。两年前,他被在乡间种田的父母卖给了杂技团。杂技团的师傅残忍地打他,踢他,不给他饭吃,强迫他学艺卖艺,带他去法兰西、西班牙到处跑。

②到达巴塞罗那后,他受不了虐待与饥饿,终于逃了出来,到意大利领事馆请求保护。领事可怜他,叫他乘上了这艘轮船,要把这个孩子送回他残忍的父母身边去。这个可怜的孩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成为二等舱中人们关注的目标。众人都盯着他看,目光中带着疑问。有人还走过来与孩子打招呼。可是,这个孩子什么也不回答,仿佛憎恨、厌恶所有的人。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如意与挫折,已使心灵布满了累累伤痕。

③尽管如此,有三位乘客仍然不断地询问,终于,这个孩子开口讲话了。他用夹杂着法语、西班牙语的意大利语,大略地讲了自己的经历。这三个乘客虽不是意大利人,可是也听明白了他的话,一半因为怜悯,一半借着葡萄酒的醉意,他们给了那孩子一些钱,然后继续逗弄他,想从他那里再听到别的一些事。正在这时,两三个夫人走进了大厅。这三个乘客就像故意要人看见似的,又拿出若干钱来掷在桌上,嚷着:“拿去吧!”“拿去吧!”

④少年低声答谢,把钱收入袋中,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笑意。他回到自己的床铺,拉上床帘,静静地沉思:有了这些钱,可以在船中买点好吃的东西,饱一饱两年来饥饿的肚子;到了热那亚,可以买件上衣换上;拿了钱回家,总可以多少得到一点像人的待遇。在他,这钱就如同是命运的恩赐一样,带给他许多的希望。

⑤与此同时,那三位乘客仍在二等舱中的大厅里,围着饭桌谈个不休。他们一边喝着洒,一边谈论着自己旅行中所经过的地方情形,最后谈到了意大利。一个人抱怨意大利的旅馆,一个人则攻击意大利的铁路。酒渐渐喝多了,他们的谈论也就渐渐露骨了。一个说,与其到意大利,不如到北极去好,意大利住着的都是骗子与强盗。意大利的官员连字都不认识。

⑥“蠢笨的国民!”一个说。 “下等的国民!”一个说。“强盗……”

⑦忽然银币铜币就雹子一般落在他们的头上和肩上,大把铜币和银币就像雪一样砸在三个人的头上与肩上,同时在桌上地板上滚着,发出可怕的声响,又掉落在桌子上与地板上。

⑧三个人吃了一惊,暴跳如雷,抬头看上面时,又是一大把铜币打在他们脸上。

⑨“拿回你们的钱!”这个孩子从床帘后面露出身体,轻蔑地说:“你们这些家伙侮辱我的祖国 ,我决不会要你们一个钱的!”

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这位少年为“爱国者”?

2.阅读文章,说说第③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中所说的少年的“经历” 到底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3.如果把第④段加波浪线的句子去掉,文章前后意思同样连贯,但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段话?请结合全文揣摩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4.揣摩文章第⑨段,为文章补写一段描写少年此时心理活动的句子。(不少于50字。)

5.亲爱的同学,如果《少年爱国者》是你从百度网上看到的故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给文中的爱国少年发一个帖子,写几句支持关心鼓(勉)励的话。

你的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因为少年在需要钱的情况下,将钱掷向给了他钱却侮辱他的国家的人身上。少年在用自己最朴实、最平常的举动捍卫了自己祖国的名誉,祖国人民的尊严。 2.一个意大利男孩因家庭贫困被卖给了戏园班子,辗转于法兰西、西班牙各地,受尽虐待,终于逃脱并返回故乡。 3.作用:把少年对这笔钱的种种用途的打算与后来扔掉这些钱形成对比,能够凸现其爱国精神;如果删去则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4.站在少年角度,围绕少年的爱国思想、对祖国尊严的维护、对旅客言行的愤怒去写即可。 5.内容要表达关心和鼓励,语句通顺。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你们这些家伙侮辱我的祖国 ,我决不会要你们一个钱的”可以看出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大把铜币和银币就像雪一样砸在三个人的头上与肩上”是少年维护祖国尊严的具体行动。 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 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两年前,他被在乡间种田的父母卖给了杂技团。杂技团的师傅残忍地打他,踢他,不给他饭吃,强迫他学艺卖艺,带他去法兰西、西班牙到处跑”“他受不了虐待与饥饿,终于逃了出来,到意大利领事馆请求保护。领事可怜他,叫他乘上了这艘轮船,要把这个孩子送回他残忍的父母身边去”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语言要简洁。 3.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句子内容,理清它与前后文情节之前的关系。加波浪线的句子突出了这些钱对少年的重要作用,与“银币铜币就雹子一般落在他们的头上和肩上”的情节形成对比,更好地表现出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4.揣摩记叙文人物的心理,可以从文章的情节入手,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要将人物的心理整合到文章中去,再联系文章的主旨大意。也就是由分到总的思维过程。此题应该围绕“愤怒”“爱国”等关键词来作答,注意使用第一人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乙文)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佝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榆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召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卖蒜叟》

1.用斜线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

以 我 酌 油 知 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有卖油翁担而立:

③但微之:

徐徐负蒜而归:

3.翻译下列语句。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③叟能如是乎?

4.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笑”的理解。

5.甲乙文章中陈尧咨和杨二相公性格特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竹里馆》,完成下列题目。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

(1)文段选自《_________ 》,作者______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____________。(《管子.牧民》)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的《逢入京使》)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8)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 《晚春》)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双氢青蒿素的发现是屠呦呦研究的再次突破,这背后是整个团队为科学的奉献。①从制定方案,到选定研究方向,再到科学研究,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②为了拓宽青蒿素适用,对青蒿素作用机理的研究采用“大协作”思维,各个领域专家参与研究。让青蒿素更好的造福人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