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②侬智高:宋朝壮族首领。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③燕:通“宴”,宴请。④孙元规:宋朝会稽人,为湖南安抚使兼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安抚使。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小信未  孚:______             (2)小大之   狱:______

(3)使人劝劳座客   数:______      (4)青忽称   疾: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

B. 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

C. 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

D. 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

4.甲文曹刿和乙文狄青两位军事家指挥都是抓住战机出奇制胜,请结合内容分析。

 

1.(1)为人所信服(2)案件(3)多次(4)生病 2.B 3.(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2)正赶上上元节,(他)下令(军中)大张灯火。 4.曹刿第一次抓住彼竭我盈的士气,第二次抓辙乱旗靡的战况,最终以弱胜强;狄青在上元节布下迷阵,声称要在军中大宴将领三夜,但却在第二夜宴会中途突然退席暗地率领军队偷袭昆仑关。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孚”意思是“为人所信服”,“狱”意思是“案件”。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意思是“到了拂晓,将校们都不敢擅自退席,忽然有人飞马前来报告,说”,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鼓:击鼓;再:第二次;值:正赶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何当”是“何时应当”之意,“话”是“回叙”之意。

B. “何当”一句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C. “涨”字富于动感,借景抒情,以秋雨涨池衬托出诗人绵绵的愁思。

D. 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2.这首诗前两句表达了______的愁苦之情;后两句表达了______的向往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篆  ①  A zuàn B zhuàn)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渐成文人书斋  甲  A不可或缺  B不孚众望)的物件。因其便于携带,可随时把玩自怡,因此日渐受宠。看似小道的篆刻,学极深suì  ②  A邃  B遂),既兼书法、绘画和雕刻诸技艺,且  乙  A包含  B蕴含)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字学等信息,渗透着篆刻家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     乙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因其便于携带,可随时把玩自怡,因此日渐受宠。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石潭记》的“记”和《答谢中书书》的“书”都是文体。

B. 《长城谣》是诗人艾青的代表作品之一。

C. 小说情节一般包含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D.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作家的作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6)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8)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孟子》)

(9)怒而飞,__________。(《庄子》)

(10)白居易擅长刻画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矛盾心理深刻地揭示主题,《卖炭翁》中展现了与《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相同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甲乙两人在对话。

甲问:“我从北京到法国,我们坐飞机近还是走过去近呢?”

乙说:“走过去近。因为你坐飞机,那种感觉好像是在地图上,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很抽象,一路上会有哪些民族、哪些风土人情,完全不能了解。但是走过去就不同了,你会获得具体而真实的感受。”

听完乙的解释,甲豁然开朗。生活里的事物就是这样,切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

请以“走过去才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