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何当”是“何时应当”之意,“话”是“回叙”之意。

B. “何当”一句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C. “涨”字富于动感,借景抒情,以秋雨涨池衬托出诗人绵绵的愁思。

D. 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2.这首诗前两句表达了______的愁苦之情;后两句表达了______的向往之情。

 

1.A 2.思归而不得与亲人彻夜畅谈(欢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A项表述有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何当”意思是“什么时候”,“话”是“叙说”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前两句意思是“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表达诗人思归不得的愁苦之情;后两句意思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表达诗人对与亲人团聚的向往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篆  ①  A zuàn B zhuàn)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渐成文人书斋  甲  A不可或缺  B不孚众望)的物件。因其便于携带,可随时把玩自怡,因此日渐受宠。看似小道的篆刻,学极深suì  ②  A邃  B遂),既兼书法、绘画和雕刻诸技艺,且  乙  A包含  B蕴含)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字学等信息,渗透着篆刻家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     乙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因其便于携带,可随时把玩自怡,因此日渐受宠。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石潭记》的“记”和《答谢中书书》的“书”都是文体。

B. 《长城谣》是诗人艾青的代表作品之一。

C. 小说情节一般包含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D.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作家的作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6)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8)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孟子》)

(9)怒而飞,__________。(《庄子》)

(10)白居易擅长刻画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矛盾心理深刻地揭示主题,《卖炭翁》中展现了与《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相同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甲乙两人在对话。

甲问:“我从北京到法国,我们坐飞机近还是走过去近呢?”

乙说:“走过去近。因为你坐飞机,那种感觉好像是在地图上,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很抽象,一路上会有哪些民族、哪些风土人情,完全不能了解。但是走过去就不同了,你会获得具体而真实的感受。”

听完乙的解释,甲豁然开朗。生活里的事物就是这样,切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

请以“走过去才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自然是《繁星·春水》的一个主题,“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就是对自然热爱的表达。______

(2)鲁滨逊第二次造的独木舟太小了,只好取消原定的计划,用来沿岛航行一周。_______

(3)简爱刚来桑菲尔德,外出散步,途中遇到了在薄冰上摔下马的罗切斯特,并帮助了他。________

2.《水浒传》中方腊最终为谁所擒?擒得方腊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