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莲花洞① 袁宏道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莲花洞

袁宏道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选自《四部丛书》)

(注)①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岸,净慈寺旁。②须眉:指男子。这里指作者自己。③六桥:西湖苏堤上有六桥相连,自南而北:映波、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④吴山:在杭州南郊,西湖东南岸上。南屏:在西湖正南岸。⑤孙内使:对明万历时司礼太监孙隆的尊称。⑥五丁神将:传说中帮助秦王打通蜀道的五位大力士。⑦挽:牵引。

1.对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莲花洞之前,居然亭(为:动词,是)

B. 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绝胜:远远胜过)

C. 谓吴山、南屏一派(尝:曾经)

D. 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安:怎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3.本文写景运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如写亭,用“______”;写石头,用“______”。

4.“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这句话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1.B 2.亭子开阔,可以远眺。每次登上观望,湖水清澈透明,(站在湖旁)人的影子像是在镜子里。 3.亭轩豁可望 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4.寄托了作者追求洗尽尘世污浊的风骨。 【解析】 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B.绝胜:景色最优美。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献碧”“形影”等字词的翻译。 3.考查对白描手法的理解。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作者对自然的景色有独特的感受,且不事雕饰,如用(豁可望)写亭,用(玲珑若生,巧逾雕镂)写石。 4.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使传说中的五丁神将把钱塘江的水挑来,将山表面的尘泥洗尽,使山下面石头的奇妙奥秘全部显露出来,该是怎么样的情形呢?”文末的几句议论富于感情,寄托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着意追求的情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文中是怎样写西湖雪景的?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哪句话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住西湖

古义:______

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而别

古义:______

今义:白色

 

查看答案

(题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        绝:______

(2)日更(gēng)定矣:  是:______

(3)雾凇沆砀              沆砀:______

(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_  更: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______  崇______  ______  ______  正______  ______

______  长______  ______  雾______  铺______  沆砀______

 

查看答案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①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

2.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3.“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的含义是什么?

6.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7.“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的原因是什么?

8.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因为什么?

9.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10.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

11.韩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字,表明了他和法国人民_____________

12.韩麦尔先生写“法兰西万岁”,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课”,这对表达文章的主题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