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C 【解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②承接上文的“新词大量产生”;③用比喻句形容产生的速度快;①④用“但”转折,说明新词的消亡。因此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6月24日,茂县突发山体高位垮塌,造成100余人被掩埋。

B.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祖国的美好未来,也是绿色树苗。

C. 多年来被“恐韩症”阴影笼罩下的中国足球队,在3月23日的世预赛中以1∶0战胜韩国队,一雪前耻。

D. 首届世界智能大会6月29日在天津,来自全球的创新智能科技在此亮相。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 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D.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果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半夜里听见fán zá______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_____。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piāo_____在水面。_____上只留个小小的lián pénɡ_____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_______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在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根据父亲感情的变化,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用"||"在文段中划出。

2.父亲信中的话,照应了文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

3."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所写的背影是______

4.文段所体现的感情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集中体现出来。

5.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请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c),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___________

2.概括本段内容___________,《背影》是一篇___________(体裁)

3.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4.写出与“扑扑衣上的泥土”相照应的句子。

5.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6.用“‖”分三层。

7.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______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___________

8.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

9.选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___________

10.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动词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

1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12.“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进去吧,里边没人。”

1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有何作用?我的眼泪来了。(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15.“我赶紧拭干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16.文中“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和“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中的“混”有什么表达效果?

18.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

19.这段话着重描写父亲哪一特征?描写这一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