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本段选自《______》,主人公是______

(2)主人公身上____________的精神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2)顽强 执着 奉献 刻苦 勇敢 奋进(任选两个即可) 【解析】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文学常识。保尔身上表现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以及深刻自我反省、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选择其中关键词填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在原野上摇,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桨;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

我婆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天空,对光明心chí(    )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    )  婆(    )  心chí(    )神往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硕大无朋”的意思是         

(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使其构成一组排比句。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⑦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微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赏析第八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3.第五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4.第十自然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的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的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给每个人分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儿,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的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便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掰下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儿。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上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下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就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下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有删改)

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3.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作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的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