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的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的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给每个人分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儿,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的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便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掰下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儿。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上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下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就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下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有删改)

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3.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作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的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1..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2.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时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3.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 4.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文章以“月饼”为线索,主要写了我小时吃月饼,有一次偷吃月饼,现在一到中秋就思念月饼三件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这首词选取了绵绵的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漫画阅读

(图片来源于《钱江晚报》2016513日)

1.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与数据相关的文字,你得出哪些结论?

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中漫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人们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防被偷走。

B. 图中设置锁状图标的用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将手机、电脑等通过网络连接。

C. 上网时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D.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要妥善保存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3.(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对材料中某小伙的做法加以分析。

201648日,北京某小伙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他根据提示回复了一条取消+验证码的信息之后,自己的手机SIM卡被恶意复制,卡中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用,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里的钱被席卷一空,而最后他也没用完全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是怎样被黑客盗取的。

(材料来源于《北京青年报》2016413日)

4.如果把上面的图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中,你认为此图片对网民能达到宣传目的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昆虫记》又译作《昆虫物语》等,里面记叙了很多关于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内容。请列举书中写到的一种动物,并说说它的习性。

 

查看答案

(题文)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艰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字:________

词:________________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