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漫画阅读 (图片来源于《钱江晚报》2016年5月13日) 1.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

漫画阅读

(图片来源于《钱江晚报》2016513日)

1.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与数据相关的文字,你得出哪些结论?

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中漫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人们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防被偷走。

B. 图中设置锁状图标的用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将手机、电脑等通过网络连接。

C. 上网时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D.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要妥善保存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3.(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对材料中某小伙的做法加以分析。

201648日,北京某小伙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他根据提示回复了一条取消+验证码的信息之后,自己的手机SIM卡被恶意复制,卡中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用,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里的钱被席卷一空,而最后他也没用完全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是怎样被黑客盗取的。

(材料来源于《北京青年报》2016413日)

4.如果把上面的图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中,你认为此图片对网民能达到宣传目的吗?请说明理由。

 

1.中国网民信息泄露严重,网民因信息泄露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移动端病毒感染严重,被篡改的应用多。(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2.C 3.示例:小伙的做法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他的受骗,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慎泄露验证码等信息,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在使用手机时,对于可疑的短信,不要回复,保护好认证信息和验证码,不要随意告诉别人,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4分,言之成理即可) 4.示例一:能,因为这张图片图文结合,形象生动,易于大家接受;数据准确,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简便直观,利于快节奏时代的阅读;整张图片警示作用突出,利于网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4分,一点2分,两点4分。每点都要从图片特点和宣传效果来答,仅答一方面得1分)示例二:不能。图片中的有些专业性图标因配上文字说明,便于人们理解,图片与文字结合还不够紧密,设计成图表会更清楚明白;图文中出现了一些专业术语,应采用更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4分,一点2分,两点4分。若有学生只回答类似“有些人看不懂图片”或“不喜欢图片”的答案给1分。只答“能”或“不能”不给分)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昆虫记》又译作《昆虫物语》等,里面记叙了很多关于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内容。请列举书中写到的一种动物,并说说它的习性。

 

查看答案

(题文)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艰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字:________

词:________________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朱自清——中国作家

B. 《昆明的雨》——汪曾祺——中国作家

C.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中国作家

D.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法国哲学家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 “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 “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 “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