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⑤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上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正确的应写成      。(要逐字逐句进行分析)

2.文中写众多蜂蝶的主要作用是(    )

A. 为了衬托花的繁茂和花香。

B. 显示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

C. 为了把春景描绘得更为真实。

D. 暗示春景中不仅有植物也有动物。

3.对文中最后一句的描写,理解正确的是(    )

A. 描绘了草丛里的野花在阳光下微风中摇摇摆摆,闪闪烁烁的样子。

B. 描绘了草丛里的野花在春雨中特有的情态。

C.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野花像眼睛似的传情达意。

D.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野花遍地的特点,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次序能否调换一下,为什么?

5.在“甜味儿”后加上标点符号,应该是   

6.用“/”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里的“闹”为什么不能改“飞”?

8.此段写春花,突出了春花三个方面的特征,它们是(    )

A. 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

B. 花香、果肥、草旺

C. 花多、花艳、花香

D. 花的色、花的香、花的味

9.此段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

A. 有花就是春,是春遍地花

B. 看着春花,想着秋果

C. 春雨纷纷落,春花处处开

D. 桃李争春,蜂蝶闹春,野花伴春,春色宜人

10.此段写春花的文字中,有实写春景,有虚写春景,请将其中虚写的文字写下来。

 

1.从—丛 2.A 3.A 4.不能。这样的顺序和上文写到的“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一句中各种花的顺序相对应。 5.;(或“分号”) 6.①②③/④/⑤ 7.这里用“闹”字不仅能表现蜜蜂飞来飞去的样子,而且突出了蜜蜂数量多,从而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的美景。 8.C 9.D 10.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解析】 1.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散在草从里像眼睛”中的“从”应改为“丛”。草丛:杂草丛生处。 2.考查写众多蜂蝶的主要作用。这要看语段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语段描写的对象是花,所以描写众多蜂蝶目的是衬托花的繁茂和花香。只有花香才能招蜂引蝶,所以选A。BCD三项都没有表现出花的香。 3.欣赏文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是比喻与拟人连用。草丛里的野花只有在阳光下微风中摇摇摆摆,才能出现闪闪烁烁的效果。所以才让人们有“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的感觉,所以选A项。BCD三项理解都不到位。 4.考查语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与前面的桃树、杏树、梨树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上文的原句的语序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所以不能调换。 5.考查标点符号。“花里带着甜味儿”与下文的“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写花,一句写人,构成了并列关系。所以“花里带着甜味儿”后应用分号。 6.划分层次。①②③句正面写桃树、杏树、梨树花的特点。④句通过“蜜蜂”“蝴蝶”侧面写花香的特点。⑤句写野花的特点。 7.考查词语的表现力。其一,这是前呼后应。“闹”呼应了前面的“嗡嗡”。其二,“闹”拟人化了,写出了蜜蜂的顽皮与数量多,因此更加形象生动。进而突出春天繁花似锦和生机勃勃。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对花的特点的把握。“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是写花多。“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艳。“花里带着甜味儿”“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是写花香。所以选C项。其他三项以偏概全。 9.考查语段表达的中心意思。要根据语段所描写的内容来判断,如描写了桃李、蜂蝶、野花。还要联系标题的“春”字。所概括的文字内容中不能缺少关键性的字眼“春”字。所以选D项的“桃李争春,蜂蝶闹春,野花伴春,春色宜人”一句作为答案。其他几项虽然都有“春”字,但对语段的描写对象概括得不准确、不全面。 10.考查语段虚实结合的写法。题干要求提取“虚写”的语句。“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是想象,是作者看着桃树、杏树所产生的的美好想象。所以属于虚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_____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______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字______,系江苏省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散文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按原文填空。

①在描绘春草图时,“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

②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是:

新:__________

美:__________

力: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

(2)山朗润起来了______

(3)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______

(4)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棉棉的。______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兴兴然张开了眼。______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______

(4)“一年之记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______

(5)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