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字______,系江苏省扬...

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字______,系江苏省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散文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按原文填空。

①在描绘春草图时,“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

②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是:

新:__________

美:__________

力:__________

 

(1)朱自清 佩弦 散文家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绿 背影 荷塘月色 (2)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②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解析】 (1)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朱自清有关的文学常识。(2)考查理解性默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根据题干与《春》的内容选准文句是作答的关键。要注意“嫩”“像”“招”“胳膊”等字词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

(2)山朗润起来了______

(3)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______

(4)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棉棉的。______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兴兴然张开了眼。______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______

(4)“一年之记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______

(5)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酝酿______    朗______    抖______

披着______  戴着______  嫩的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小草记住了土壤,因为有了土壤的孕育;绿叶记住了露珠,因为有了露珠的恩泽;清泉记住了大山,因为有了大山的拥抱……记住这世间的美好,让我们以感恩之心拥抱世界。

请以“风记住了花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三只时钟,两只旧的,一只新的。

一只旧钟对新钟说:“来吧,伙计,我们开始工作。但我不知道你走完3 200万次以后,能不能吃得消。”新钟说:“天哪,3 200万次?做这么大的事情,恐怕我做不了。”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扯,很简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新钟高兴了:“天下竟有这样简单的事?好,我就这么做。”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思考路径,就会产生不同的心境,带来不同的结果。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