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转基因,你了解多少? 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常...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转基因,你了解多少?

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常在微博、微信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媒介中看到有关转基因的各种谣言,如“外国人不吃转基因,中国人做了转基因食品的小白鼠”“吃了转基因会绝育”等,甚至有的生物老师说自己根本不会买转基因食用油,只买非转基因花生油。

②其实,基因是染色体上DNA片断。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形状像两股螺旋的楼梯,它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决定着生物体的性状,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转基因育种技术实质上是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的延伸,不同的是,杂交育种一次转移的是成千上万个基因,并且这种基因转移的方式只能发生在同种或近缘物种之间;转基因育种则打破物种生殖隔离屏障,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界的遗传物质实现交流,而且只转移一个或数个特定基因,更为准确、高效。无论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食品进入人体后,并不是以基因的形态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或组织中,更不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基因组成。这些含有新蛋白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由胃液消化酶消化后变成了氨基酸,分解成了小分子,和吃其他蛋白质没有什么区别,也不会在人身体里累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什么我们吃白菜而没有变成白菜、吃猪肉而不会变成猪的道理。

③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目前中国市场上进口转基因产品主要有棉花、大豆、油菜籽和玉米等,除了棉花,其他都可被用作原料使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预防把一些可能对人体有害的基因加入受体生物,首先需要验证该外源基因作为食物有没有抗原性、毒性,然后,对所得的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性检测等安全评价后才可进入下一步的研究评价。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必须要通过国家监管部门的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批程序。因此,我们可以说,经过安全性评价放行的转基因食品甚至比传统食品更加安全、可靠。

④那么中国人真的做了转基因食品的“小白鼠”吗?事实也根本不是这样。美国是转基因研发大国,出口的转基因产品不到其种植总量的一半,食用转基因食品比其他任何国家时间都长、种类都多。国际上对食品从来也没有要求做人体实验,用动物做试验是国际上食品安全评价的通行做法。还有人问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真的会影响生育吗?我想说的是转基因与生育是没有关系的。

⑤转基因技术也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将来会造福农民和社会,相信未来转基因食品将会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1.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请以第③段画线句子为例加以简要分析。

3.请指出文章第②段画波浪线句主要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原因。

 

1.概述关于转基因的种种谣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 2.“目前”从时间上限制,说明当前市场情况;“主要”一词说明中国市场上进口的转基因产品除了棉花、大豆、油菜籽和玉米外,还有其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作比较,作诠释;把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技术进行比较,突出地说明了转基因育种打破物种生殖隔离屏障,使遗传物质实现交流,而且更为准确、高效的特点。 4.①需要验证该外源基因作为食物有没有抗原性、毒性;②所得的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性检测等安全评价;③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必须要通过国家监管部门的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批程序。 【解析】 1.此题考查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如果文章以列举或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 一般是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里列举了转基因的种种谣言,既引出了说明对象——转基因,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目前”是时间上的限制,“主要”“其他”是从范围上进行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阡陌交通

(2)便还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之哭也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武陵人捕鱼/岂能暴涨携之去

B. 如外人/事无大小以咨之

C. 欣然规往/余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 不复得路/与外人间隔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2);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2)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2)的手法突出主题

5.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嗟夫!_____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 ________________四时俱备。(《与谢中书书》)

(4)蒹葭采采白露未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5)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岳阳楼记》)

(6)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多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兴手法

C.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D.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文章《醉翁亭记》文中展现了琅琊山美景并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滁人游太守宴禽鸟乐太守醉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过滤 翼翅 蕴蓄 急不遐择 生机盎然

(2)取缔 惺松 鞠躬 减噪防尘 视同至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