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墨烯,潜在应用令人惊喜 ①2017年,英国和中国...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墨烯,潜在应用令人惊喜

①2017年,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先后利用不同方法,实现了对氧化石墨烯层间距的精准控制,使得体积较小的水分子可以顺利通过,而盐离子则被“堵在门外”。该成果展现了氧化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巨大潜力。

②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孪生弟弟”。自2004年英国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内用看似不可思议的“撕胶带”的方法,从大块石墨中剥离出科学家曾理论预言不可能稳定存在的单层石墨烯以来,石墨烯这一科学名词已变得家喻户晓。短短十几年,围绕石墨烯的各项研究发展迅猛,并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③石墨烯是“碳材料家族”中的一员,是由一个个碳原子在平面内按照六边形蜂窝状结构排列形成的一种层状材料。由于其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大小,约为0.34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薄材料,石墨烯也被称作是一种二维材料。

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二维原子结构,石墨烯展现出了许多普通三维材料并不具备的奇异性质。单层石墨烯的透光率高达97.7%,肉眼看过去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它有着绝佳的导热性,传热导能力是金刚石的两倍以上。石墨烯的机械强度极大,比钢铁还要强200倍。如果把1平方米的单层石墨烯做成一张吊床,区区0.34纳米的厚度便可以稳稳地承载一只猫。石墨烯还具有十分优良的电学性质,导电性比银和铜还强,载流子迁移率比碳纳米管和硅还高。

⑤基于石墨烯极其优异的物理特性,人们对它的应用寄予厚望。近十年的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基础研究、高频电子器件、柔性显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新能源电池、超级电容、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非凡的应用潜力,被誉为“黑金”和“新材料之王”。

⑥在众多潜在应用中,石墨烯净水技术不仅在原理上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在实验室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众所周知,活性炭作为一种常见的传统污水处理材料,内部有很多疏松的孔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石墨烯特殊的层状和孔状结构,使其吸附能力是活性炭的成百上千倍。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微观调控、修饰与改性,制造出许多种不同的具有超高效吸附特性的石墨烯基吸附材料,它们不仅能吸附超过自身质量数百倍的污染物,还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可以说,石墨烯在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方面提供了令人惊喜的全新解决方案。

⑦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我国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石墨烯净水技术在内的一些技术突破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我们相信,与石墨烯有关的新技术、新发明会在不远的将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类带来巨大福音。

(选自2018年3月28日《人民日报》,作者袁家浩,有改动)

1.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薄材料,石墨烯也被称作是一种二维材料。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石墨烯的机械强度极大,比钢铁还要强200倍。

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单层石墨烯的透光率极高,所以肉眼看过去是完全透明的。

B. 石墨烯具有十分优良的电学性质,导电性比银和铜还强,载流子迁移率比碳纳米管和硅还高。

C. 在众多潜在应用中,石墨烯净水技术不仅在原理上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在实验室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D. 我国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石墨烯净水技术在内的一些技术突破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

 

1.不能删去,“迄今为止”意思是到现在为止,起限制作用;说明石墨烯是人类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薄材料,以后还可能发现更薄的材料。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说明了石墨烯的机械强度极大。 3.A 【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后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迄今为止”从时间上进行了限制,强调石墨烯只是人们目前发现的最薄材料,并不排除在将来还会有新的发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方面来分析其作用。画线句子很明显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比”字可以看出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将石墨烯与钢铁的机械强度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石墨烯的机械强度之大,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有误,从原文可知,“单层石墨烯的透光率高达97.7%,肉眼看过去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并不是“完全透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归来倚杖自叹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7)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关头,起兵抗元。

B. 第二联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历经艰辛危苦,动荡不安。

C.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D.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虎妞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大胆泼辣甚至有点变态,后因难产而死。

B. 《水浒》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围绕他展开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等。

C. 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比如,作者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这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连年征战。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正月初六,彰武县“沙泉鱼宴”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节目播出后,触发了很多观众味蕾。②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迅速蹿红并成为搜索的热点。③据统计,自“沙泉鱼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彰武县共接待约3万多名游客前来尝鲜。④彰武县借助《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的影响力,举办并策划了首届“沙泉鱼宴”特色美食大赛。

A. 第①句中的“今年”是名词,“触发”是动词。

B. 第②句中的“地方特色”是主谓短语,“搜索的热点”是偏正短语。

C. 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约”或“多”删去。

D. 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举办”和“策划”互换位置。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出门在外,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我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阜新是‘玛瑙之都’啊!”

B. 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懂得,读两三遍就懂得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面对公共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D. 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小明的作文居然得了满分,连老师都对他顶礼膜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