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惬意(qiè) 拘...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qiè)    拘谨    庸赘言(wú)    首曲一指

B. (xiá)    对峙    岿然不动(kuī)   人世沧桑

C. (huì)    蛰伏    弄巧成(zhuō)  坦荡如砥

D. (nà)     斑澜    笑容可(jū)    颓垣断壁

 

C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A项“首曲一指”写作“首屈一指”;B项“脸颊”读作“jiá”;D项“斑澜”写作“斑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家家具销售公司的经理吩咐三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货商那里调查一下家具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一个员工5分钟后就回来了,他并没有亲自去调查,而是向下属打听了一下供货商的情况就回来做汇报。30分钟后,第二个员工回来汇报。他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家具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三个员工90分钟后才回来汇报,原来他不但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了家具的数量、价格和品质,而且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将供货商那里最有价值的商品做了详细记录,并且和供货商的销售经理取得了联系。在返回途中,他还去了另外两家供货商那里了解家具的商业信息,将三家供货商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比较,制定出了最住购买方案。

要求:①根据材料主题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题目:读书改变了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2..颈联中的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爱莲说》)

    (二)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远:香益清/可观而不可亵玩焉

B.清:濯涟而不妖/水尤

C.鲜:陶后有闻/芳草美,落英缤纷

D.观:可远而不可亵玩焉/此则岳阳楼之大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语段(一)中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语段(一)称莲为“花之君子”,语段(二)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①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②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③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④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实”是真实不欺,“信”也是真实不欺。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⑤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似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民无信不立。”孟子也说过:“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作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都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⑥中国古代曾留下许多诚实守信的故事。曾子以信教子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要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⑦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家。为了树立威信,他在变法前下令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3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把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人们不相信无人搬动木头。商鞅把赏金涨到50金。一男子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賞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国推广了。

⑧中国古代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例证。如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西周建都丰镐(今长安县西北),接近戎人,周天子与诸侯相约,要是戎人来犯就点燃烽火、击鼓报警,诸侯来救。周幽王的爱妃不爱笑,唯独看到烽火燃起,诸侯的军队慌慌张张从四面赶来时而大笑不止。周幽王为博得褒姒高兴,数次无故燃起烽火,诸侯的军队多次赶到而不见戎人,认为受了骗。后来戎人真的来了,已无人人来救。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为天下人所耻笑。

⑨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基本淮则。诚实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讲信誉、守信用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一个从业人员做事,他既代表个人,又代表一个单位,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说话不算数,那么他所代袤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就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就对社会再也没有号召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⑩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他们是要遭人唾骂的。诚实守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起码要求。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3)请给第⑨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