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①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①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②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③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④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诚实”是真实不欺,“信”也是真实不欺。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⑤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似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民无信不立。”孟子也说过:“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作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都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⑥中国古代曾留下许多诚实守信的故事。曾子以信教子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要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⑦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家。为了树立威信,他在变法前下令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3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把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人们不相信无人搬动木头。商鞅把赏金涨到50金。一男子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賞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国推广了。

⑧中国古代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例证。如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西周建都丰镐(今长安县西北),接近戎人,周天子与诸侯相约,要是戎人来犯就点燃烽火、击鼓报警,诸侯来救。周幽王的爱妃不爱笑,唯独看到烽火燃起,诸侯的军队慌慌张张从四面赶来时而大笑不止。周幽王为博得褒姒高兴,数次无故燃起烽火,诸侯的军队多次赶到而不见戎人,认为受了骗。后来戎人真的来了,已无人人来救。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为天下人所耻笑。

⑨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基本淮则。诚实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讲信誉、守信用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一个从业人员做事,他既代表个人,又代表一个单位,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说话不算数,那么他所代袤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就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就对社会再也没有号召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⑩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他们是要遭人唾骂的。诚实守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起码要求。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3)请给第⑨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2)开头提出论点“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然后通过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及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的阐释,接着又列举了古代留下的诚实守信的故事,再次论证了论点。 (3)一个叫桂小欢的年轻人春节回家过年时,不小心把装有10多万欠条的包给丢了。心想这下完了。过完春节到温州后,凭欠账记录,一个上午就要回了一大半。温州老板都说:有账在哪里,我们不会赖账。桂小欢见人就说“温州人真讲诚信”。 (4)道理论证,举例论证,论证了我国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能力。作者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本文标题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就是作者的观点,阅读文章内容,不难发现这一观点在第①段就明确提出来了。 (2)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思路的能力。答题技巧:先点出文章的论点;然后答出论据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最后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本题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据此,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①段),提出观点: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第二层(第②——⑨段),具体论述: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及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的阐释和列举了曾子、商鞅信守承诺的故事,以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反面例子,再次论证了论点。第三层,得出结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然后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具体概括出每层的内容即可。答题模式: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使用了……的论据,接着对……的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论证方法),最后做出总结,得出……的结论。 (3)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首先看清要求补充的论据的类型,本题要求补充事实论据;其次要紧扣本段的论点“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基本准则”,紧扣“既代表个人,又代表一个单位”“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等关键信息举例;最后按照事实论据的表述格式: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4)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可知,《说文解字》及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的阐释,这些名言警句属于道理论证, “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庄子也极重诚信” “把 ‘本真’看作是精诚之极至”属于举例论证,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本段的中心——我国“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注意论证方法有时不只一种,回答要全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听海的心

迟子建

①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見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②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③一个胡子拉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上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弓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挺得直直的,援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④特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⑤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A)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⑥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拒绝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⑦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B)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⑧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⑨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⑩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烧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做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院子里的狗!

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日历时,认知了自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不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镰刀头敲击铁桶,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万一身上被埤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热爱大自然的人,一定会记得蕾切尔卡森的名字。她的不朽之作《寂静的春天》,是这位伟大女性,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是环境保护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她的《惊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你走进,不忍离去。蕾切尔卡森曾说,假使她对仙女有影响力,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源泉。

是啊,如果我们对大自然没有怀抱一颗“惊奇之心”,我们身体埋藏的“灯”,就不会闪亮,这世界就不会诞生那么多优秀的童话,我们在冬夜的炉火旁,也就没有听神话故事的美好时光了。其实对大自然的“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因为它能持久地生发心灵的彩虹,环绕我们黯淡的人生。

(《大河文摘报》2017年7月26)

(1)本文由盲人老妪听海引发了作者对家乡的哪些回忆?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⑨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A)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B)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从句子含义的角度)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材料二 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发现,微信内容以快、精、短为特点,并呈现了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

材料三 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微信主要功能是娱乐、浏览,我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纸质书阅读才能让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

(1)从材料一中,你能看出时至今日微信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①___,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②___。真正值钱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历史、文化。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请模仿下面对(水浒传》中林冲这个人物的简介,再对宋江这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例:林冲,人称豹子头,原为东京80万禁军教头,受高像陷害发配沧州看守大军草料场。高俅派亲信火烧草料场,企图将林冲置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雪夜杀敌,被迫上梁山。后成为梁山重要将领。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历史遗迹,诗人常常感慨万千。杜牧在《赤壁》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郁郁不平;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伓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