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

古诗文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历史遗迹,诗人常常感慨万千。杜牧在《赤壁》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郁郁不平;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伓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水中藻荇交横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记忆及理解能力。古诗文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1)(2)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藻”“ 荇”“横” “将” “降”等字的书写;(3)(4)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奈”“ 燕”“ 与”“ 锁”等字的正确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篦美 泯恩仇 稍纵即逝 扑溯迷离

B. 按捺 装订线 脍炙人口 未雨绸缪

C. 袒护 胳肢窝 妨微杜渐 温文尔雅

D. 麦秆 织锦缎 前据后恭 循规蹈矩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军/沐猴而冠 和衷共济/随声附

B. 怅/异/叱风云 鞠躬尽/出类拔

C. 皮/真/锐不可 恰如其/棱角

D. 伤/悲怆 蠕动/风流雅 感情合/而不舍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中国人在征服了南极、北极和珠峰高极之后,又成功地进入到地球最深极。马里亚纳海沟:中国人来了!”这是报告文学《第四极》中的一段话。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第四极”,它或许是你某一方面的极限,或许是你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抑或是你最向往的某个地方……

请以“第四极,我来了”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以“我有隐形的本领”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以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①相传宋代一位著名的制瓷艺人章生一,开窑时发现瓷器的釉面竟全裂开了。看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他突然灵机一动,将刚泡好的一杯浓茶水泼到瓷器上,裂纹随即变成了茶色线条。他又试着把墨汁洒上去,裂纹变成了黑色线条。这就是瓷器史上“冰裂纹”的发现过程。其实,万物皆有“裂痕”,我们只有去拥抱“裂痕”,让创新之光照进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②“裂痕”常常表现为某种缺陷,而这种缺陷恰恰是创新和发展的机遇。2004年,马云为推进淘宝业务的延伸,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现在看来,支付宝是一个很成功的创新,马云却说:这是被“逼”出来的。当年,淘宝做得很火热,但是无法进行网上交易,这就倒逼淘宝必须解决支付问题这一缺陷。于是,马云推出了“支付宝”。正是由于直面“缺陷”,积极改进创新,才促使马云的阿里巴巴企业飞速发展。

③ “中国天眼(FAST)”在研制过程中,曾遇到过一场近乎灾难性的风险。FAST的主动反射面支撑结构需要采用索网技术,要求索网有超强的抗疲劳性能。但研究人员对买自知名企业的十余根钢索结构进行疲劳实验,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面对这一难题,总工程师南仁东号召大家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大胆提出新方案。两年间,他们“摸爬滚打”,经历了近百次失败,最终研制出了满足FAST要求的钢索结构。这期间,尽管一次次失败带来了一次次打击,但他们从未停止探索!可见,面对“裂痕”,就是要敢闯敢试。望而却步者没有前途,逢山开路才有希望。相反,坐等万事俱备,只求安逸稳妥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就会错过探索发现的惊喜。

④在大多数人眼中,考100分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学生。可数学家陈省身曾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因为考100分需要反复训练细枝末节,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思考探索?或许在陈先生看来,创新思维应该是一种“缺陷”思维,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很难创新,反倒是只关注主要问题、忽视“过度细节”、不苛求完美的人,才更容易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这启示人们,无“裂痕”未必是真的好,避免“满分损失”极为重要。

⑤“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成功不等于成熟,完成不等于完美,“美好”永无止境。新矛盾如同“裂痕”,既映照着缺憾、不足,更孕育着希望、机遇。一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一次次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

(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比较下面[A][B]两则链接材料,判断哪一个做本文的论据更恰当。(填涂序号)

(链接材料)

[A]有位名叫杨忠的学生在沐浴时,感觉用肥皂或用沐浴液来清洁皮肤很不方便,因为肥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掉,沐浴液需要先倒在毛巾上。他便想到做一个专用的能自动加液的用具,经过多次实验,发明了一种融擦身毛巾、沐浴液于一体,随用随压、使用方便的沐浴器,获得江苏省发明创造三等奖。

[B]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电子蛙眼还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3.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认识。

 

查看答案

第四极

——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

许 晨

浩瀚无际的西北太平洋某海域,深蓝色的海水犹如成片成片的“水晶蓝”绸缎,在清晨的阳光里闪烁着明亮而富有质感的光泽。2012年6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和海试队抵达预定海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米级下潜试验。总指挥刘峰在做下潜动员:“为了今天,我们等待了很久……”

吹响深海集结号

2001年12月7日,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北京友谊宾馆会议室,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这里正在召开竞聘“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组成员会议。几位应聘者陈述过后,主持人宣布:“现在请大洋办的刘峰做应聘报告。”

刘峰上台介绍了自己的简历、对专项计划的认识及初步设想。最后,他高声音说道:“世界正在进行蓝色圈地运动,我们中国人不能当看客。形势紧迫,时不我待。如果应聘成功,我一定团结各个单位科研人员,为我国的深潜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与会专家认为刘峰的应聘报告有观点、有思路、有信心,他既熟悉研发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来龙去脉,又具有高度的献身祖国深海开发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最终,刘峰被任命为总体组组长。

回到家,刘峰一直沉浸在兴奋与激动中,反复默念着王昌龄的绝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心中充满了迎接挑战和机遇的豪情。

时间往前推到1984年10月。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博士论文答辩正在进行中。“我注意到,您这儿写的‘献给我的祖国’,是吗?”答辩委员会主席看着吴有生博士论文扉页上的一行英文问道。“是的。” “那你打算留在英国吗?这里有很好的研究和生活条件啊!”“我感谢校方和老师们的厚爱,但祖国更需要我。”吴有生礼貌而坚定地回答。

回国后,吴有生1992年出任中船重工702所所长,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次,他将担任《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方案论证报告》的领军人物,702所也将负责研制总装“蛟龙”号。

66岁的702所研究员徐芑南已退休6年,这次却被破格聘任为“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这一任职,就是整整10个春秋……[甲]有人说,徐芑南的人生高度,几乎可以用中国深海潜水器的下潜深度来衡量:600米,1000米, 3000米,6000米,7000米!中国载人深潜每前进一步都有他的杰出贡献,他的梦想随着潜水器的下潜,不断深入到更蓝更深的海域。

有志男儿建奇功

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潜水器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中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其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顾秋亮和他的师傅级前辈们一起被抽调到这个项目上。人称“顾两丝”的顾秋亮,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时间长了,他的两只手基本上没有纹路了,打卡都成了问题。凭着“顾两丝”的钳工功力,他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

安装“蛟龙”号载人球的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必须控制在0.2丝以下,0.2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50。而观察窗的玻璃又异常娇气,一旦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压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

“一定要精细,要专注才行。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手中关系着潜水器的存亡啊!”顾秋亮这样说着,眼里含着闪亮的东西。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是他做人的信念。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鞭策着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2010年7月,“向九”船队在试验海区进行无动力下潜上浮、接地检测性能复核等试验。专家们安装了一台“接地检测仪”,检测值必须保持在数值1.2以下,才能保证安全。可是,试航员们发现:当进入3000米海深时,检测值偏高,当上浮到1000多米时,检测值恢复正常。如果这个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器毁人亡。

要解决这个问题却需要冒着极大风险下潜。执行此次任务的于杭、叶聪、杨波,凭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挚爱和对“蛟龙”号安全性能的信心,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不断报警的情况下,镇定自若,勇敢地下潜、下潜……他们冷静观察,对用电设备逐个采取隔离措施,同时继续加大下潜深度,延长报警出现的时间,以求固化故障点……

苍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揪住了这只时隐时现的“幽灵”尾巴。“蛟龙”号顺利返回母船后,电力小组根据他们提供的现象,锁定报警的原因,确定了解决的方案,对症下药,彻底解决了问题。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的这首五言绝句,豪爽之气溢于字里行间。中国人在征服了南极、北极和珠峰高极之后,又成功地进入到地球最深极。马里亚纳海沟:中国人来了!

从2002年立项起直至如今第四次海试,全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一天终于来到了!2012年6月24日,刘峰总指挥脸色凝重而坚毅,在简短动员后,他一挥手:“现在我宣布,试航员出发!”3位试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健步登上平台依次进舱。雨虽然很大,人们的衣服淋透了,内心里却充满了阳光。

7时整,指挥部宣布“各就各位”。轨道车移动、挂主缆、起吊、挂龙头缆、解缆等动作一气呵成,潜水器逐渐飘离母船尾部。

现场指挥部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着: 1000、2000、6000米,随着深度的增加,刘心成书记的心情也更加凝重:出征以来搏风踏浪迎“玛娃”台风而不畏,遇“古超”气旋尤奋勇;几次受挫,团队逆境而上,挑战极限,一路拼杀……他不敢多想,也没有时间多想。

指挥部鸦雀无声。[乙]大家目不转睛,紧紧地盯着显示屏,有人还不时地揉揉眼睛,唯恐看不清闪烁变化的数字:6900米、6935米、6970米……10时55分,“7005米”跳出画面,指挥部一片欢腾,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共和国,不,是全世界搭载3人深潜的新纪录。

而恰恰就在这一天,正在太空中遨游的我国“神九”飞船,即将实现与此前发射的太空舱“天宫一号”手控对接。47年前,毛泽东主席曾展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胜利凯旋,太平洋的风浪也温柔了许多。深蓝色的海水一波连着一波,泛起了朵朵白亮亮的浪花,如同给英雄的中国海试队献上的鲜花。一只只调皮的海豚浮现在船舷边上,好像是前来迎接的伴游者。迎面遇上的过往货轮,相互之间拉响了汽笛,似乎是向远航归来的人们致敬。

(节选自许晨《第四极》,有删改)

1.“蛟龙号”第四次深潜试验成功,各路媒体的连篇报道使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报道中普遍提到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有哪些内涵。

2.文中[甲][乙]两处都出现了一串连续的数字,任选一处,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这样表达的效果。

3.阅读文章,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说明你提这个问题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