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后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后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皆碧(piǎo )

B. 谷忘反(kuī)

C. 上蔽(kē)

D. 不穷(zu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风烟俱_____________

(2)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

(3)窥谷忘_____________

(4)鸢飞天者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1.D 2.净:消净或散净;轩邈:比高远;反:同“返”返回;戾:至。 3.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4.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解析】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南朝梁 年代:吴均 参考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D项有误,“转”通“啭”,应该读zhuàn。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轩邈”在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反”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甚”“奔”“绝”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阅读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以“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

2.请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我们经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则》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是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某校开展了“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主题活动。有同学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有油炸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等。长期食用这些垃圾食品,影响健康。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学生会拟写一则食品安全的倡议书。下面是学生会某学生干部代写的倡议书,格式和画线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问题关系身边的你我他,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为提高全校同学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美丽的校园,现向全校同学发如下倡议:

一、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控力。不买不吃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

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多了解健康食品知识,不购买无卫生许可的餐饮品,防止急性肠胃炎和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传播。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校园内吃零食,不乱扔纸屑、包装袋和饮料瓶等,保持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饭前饭后勤洗手,不喝生水。

四、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不暴饮暴食。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共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中学学生会

2018年5月30日

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语文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与名著填空

“×××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搧,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搧,更着百倍;又一搧,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这段文字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人物名称),这是书中_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中的一段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