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周亚夫军细柳》,记叙了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经过,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B. 《风筝》这篇散文以“风筝”为引线,讲述了作者多年前粗暴地毁坏小兄弟风筝一事而道歉,但小兄弟却全然忘却了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严肃自我解剖和深刻反思的精神。

C.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运用夸张艺术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描绘了世态炎凉的社会众生相,批判了科举制度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D. 《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这篇报告文学再现了滑铁卢战役的过程,体现了重大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识记和把握。A项不正确。司马迁是西汉人。B项正确;C项正确;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5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的资金约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B. 由于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精度较妤,使“鹊桥”中继星精确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C. 一个人能在人民心中成为丰碑,关键在于他是否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D. 5月11日,2018年涟源市校园校车安仝及打非治违暨预防溺水工作会议在涟源宾馆小礼堂召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园犯罪的行为令人发指,但是事前预防有效制止成为避免这类惨案的不二选择

B. 一些不法分子明知“洋垃圾”环境危害很大,却依旧苦心孤诣昧着良心走私进口。

C. 临近中考,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此时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

D. 职业学院的师生,要做大国工匠,做大国工匠之师,勋志做高精度加工,精益求精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寻思   恃才放旷  宿(sù)    自怨自(yì)

B. 狗职   滔滔不绝   惑(ɡǔ)    岿然不动(kuǐ)

C. 紧俏   稀奇古怪  (jí)    面面厮(qù)

D. 妥帖   气势磅礴  (yòu)   轻怕重(zhān)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校园橱窗里张贴着《未来作家报》征文大赛的启事:“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默默见证着你的故事,每天背的书包,陪你迈出每一步的鞋子,记录你所有光阴的手表……让它们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它们会说一个关于你的怎样的故事呢?也许,那辆自行车会讲你这个少年追风的足迹,一枚硬币会讲你买早餐时不经心的善意之举,留着你牙印的笔会讲你轻轻写下却又重重涂掉的心事……用你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关于你的故事,让我们发现你的生活除了作业和考试,还有更多精彩!”

请你自拟题目,以物品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真实的故事,刻画你自己,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等。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3.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4.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

材料:5月14日,航船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见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