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⑵__...

古诗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⑴星汉灿烂 ⑵博学而笃志 ⑶弓如霹雳弦惊 ⑷何当共剪西窗烛 ⑸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⑹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一般考查根据上下文默写和理解性默写。这里应注意“笃志”“霹雳”“窗”“寡”“谏”“谤讥”“厦”“庇”等字词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目:家乡的小吃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父亲守候我成长

①那年我14岁,自我感觉已经长大,可有些叛逆心理,凡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尤其是父亲,我最烦他板着脸训我的模样。 他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

②已经记不清为什么和父亲吵架了,只记得父亲气白了脸,顺手拿起一根棍子朝我打来,下手很重。我身上火辣辣的,心头也火辣辣的,一气之下便夺门而出,跑到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躲了起来。

③不知过了多久,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喊我的名字。我摸着手臂上的淤血,一声不吭。 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回家,再也不要看见父亲。 父亲的声音渐渐远去,他到别处寻我了。 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夜越来越深,树影摇晃,风声呼啸,似乎有可怕的东西在黑暗中窥视我。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挣扎了好一会儿,终于决定回家。

④走进巷口,远远地,我就看见家里的灯亮着。 已经半夜了,这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得分外明亮。我迟疑地推开半掩的家门,抬头一看,天哪,父亲就坐在门口的一张椅子上,正直勾勾地盯着我呢! 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 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 哼,要打就打吧!

⑤父亲站起身,走近我。他的神色憔悴,眼里满是血丝。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 随时都会断裂。 我等待着即将来临的一顿痛打。 可是,过了好一会儿,父亲才举起手。他要打我了吗?我本能地缩紧了身子。父亲的手颤抖着,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 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 然后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我慢慢回过神来,突然觉得很惭愧。

⑥多少年过去了,我已经成家立业。 我的儿子一转眼也到了 11 岁。 不久前,他做错了事被我批评了几句,非但不认错还跟我顶撞。 我一下子火了,打了他一巴掌。 就在妻子拉扯我的当口,儿子跑出了家门。 妻子责怪我太粗鲁了,赶忙按照通讯录给儿子的同学打电话找人。 我虽然在口头上极力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威严, 要妻子不要找那个臭小子, 可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 儿子不会出事吧? 千万不要出事啊!

⑦天黑了,还下起了雨。我再也坐不住了,拿了一把雨伞就出门寻找。去了几个儿子平时常去的地方,都没找到,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到处转,不时喊着儿子的名字。 我的心情越来越焦虑,并且懊悔我打了他。 儿子要是出了事,我一辈子不能原谅自己。 不知道过了多久,妻子打我的手机,说儿子回家了,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已经让他去洗澡睡觉了,让我也赶紧回家。

⑧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想起了多年以前,父亲也曾这样四处喊着我的名字,还有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憔悴的神情——原来,父亲也曾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得以安然度过青春的叛逆期。

(选自《课外阅读》)

1.选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

(1)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 随时都会断裂。 (从修辞角度)

(2)亲的手颤抖着,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 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 然后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

3.请简要说说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飓风:自然的暴力

①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被称为旋风。

②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

③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

④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⑤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⑥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

⑦2005年的风暴有:阿琳、布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丽等。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今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

1.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飓风的威力有哪些。

2.试分析文中第②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

(2)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

4.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

 

查看答案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猿鸟乱鸣;夕日欲,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曲,不可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唐代  元结 《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晓雾将_____________          (2)夕日欲_____________

(3)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_    (4)不可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川美           为怅然

B. 自康乐来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C.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D. 念无为乐者       余舟一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石之美,甲文写水突出了水的_______特点,写石突出了石的_______的特点;乙文写石突出了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水突出了水的_______特点。

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感。甲文表达了作者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临泉的志趣。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中国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要知道,所有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席慕容《母亲最尊贵》)

(6)走不出风雨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走不到一个温暖的家。(邓杰《走进风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