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飓风:自然的暴力 ①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

飓风:自然的暴力

①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被称为旋风。

②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

③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

④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⑤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⑥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

⑦2005年的风暴有:阿琳、布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丽等。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今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

1.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飓风的威力有哪些。

2.试分析文中第②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

(2)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

4.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

 

1.(1)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2)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 2.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的说明了飓风的具体风速,使说明文语言更加准确、严谨。 3.(1)通常是表示频率,说明了飓风到达大陆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迅速衰减,通常一词体现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飓风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说明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飓风也会增加的情况,接踵而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4.逻辑顺序;(1)能够让读者条例、清晰的了解到飓风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各种威力;(2)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3)层层递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对文章第5段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猿鸟乱鸣;夕日欲,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曲,不可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唐代  元结 《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晓雾将_____________          (2)夕日欲_____________

(3)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_    (4)不可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川美           为怅然

B. 自康乐来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C.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D. 念无为乐者       余舟一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石之美,甲文写水突出了水的_______特点,写石突出了石的_______的特点;乙文写石突出了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水突出了水的_______特点。

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感。甲文表达了作者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临泉的志趣。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中国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要知道,所有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席慕容《母亲最尊贵》)

(6)走不出风雨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走不到一个温暖的家。(邓杰《走进风雨》)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别人 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活动小组从网上查找了某市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统计数据,请你分析这组数据材料,得出结论。

年份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被动吸烟人数

175万

171万

167万

被动吸烟人数中靑少年所占比例

33%

35%

38%

 

(2)活动二:现场劝阻活动。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查看答案

文化常识与名落阅读。

(1)东晋时期草书发展到第一个高峰,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和王献之。

(2)阅读《西游记》中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好大圣,举铁棒劈面迎来,喝道:“泼魔那里走,看棍!”那怪使枪支住,骂道:“贼猴头!着实无礼!你怎么白昼劫吾物件?”行者道:“我把你这个不知死的孽畜!你倒弄圈套白昼抢夺我物!那件儿是你的?不要走!吃老爷一棍!”那怪物轮枪隔架。这一场好战:大圣施威猛,妖魔不顺柔。两家齐斗勇,那个肯干休!这一个铁棒如龙尾,那一个长枪似蟒头。这一个棒来解数如风响,那一个枪架雄威似水流。

    选文中“这一场好战”指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一场好战”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诗的首句写中庭月色,用“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 诗的第二句写了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C. 诗的第三、四句诗人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诗人望月思亲,用“秋思”来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

D.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