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填空。 ⑴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题文)填空。

⑴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⑶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 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两章》)

 

⑴壮心不已 ⑵随意春芳歇 ⑶知生于忧患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已”“歇”“患”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巢谷,字元修。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 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谷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中途,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选自苏辙《巢谷传》 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力          素:一向,向来    B. 泸州蛮乞弟扰边    会:恰逢,正好

C. 谷自梅州予书    遗:留下,遗留    D. 我自视未死也      即:立即,马上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A. 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B. 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C. 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D. 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巢谷进京考试,看见习武之人,心里非常喜欢,他决定放弃原来学习的知识,置办了弓和箭,练习骑术和箭术。

B. 巢谷与韩存宝交情深厚,在韩存宝讨伐少数民族时,韩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的情况,邀请巢谷到军队里询问。

C. 韩存宝受罪下狱后,将妻子儿女托付给巢谷照顾,并将几百两银子赠送给他作为酬谢。

D. 苏轼、苏辙被贬谪时,巢谷以年老多病之体,步行万里,去见了苏辙,后又要渡海去见苏轼,但中途病故。

4.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说“俗”道“雅”谈文化

⑴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⑵“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 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 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 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⑶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罢,“俗”的“群体性” 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

⑷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⑸“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确立。即以“雅”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

⑹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⑺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⑻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成了“雅”的表征。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藐视“跟风从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

1.下列关于“俗” 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俗”不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B. “俗”是特定时间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

C. “俗”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

D. “俗”在一定语境中,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

2.下列关于“雅”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B. “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

C. “雅”是众多个体顾及和谐相处的一种“公约”。

D. “雅”是一种价值评判,“化人以雅”使人脱“俗”。

3.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雅”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体“和而不同”,是对“俗”的局限性的超越。

B. “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

C. “雅”“俗”是相对的。“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

D. “雅”“俗”都具有群体性。“俗”是小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雅”是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陆放翁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是什么办法让人人面前有总理呢?难道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灵魂的永恒?伟人之魂竟是可以这样地充盈天地,浸润万物吗?

B. 政治猛于虎,宦海难自主,一个人,当你能自由表达意见,你不表达,就被绑上了战车;当你还能辞职跳车时你不跳,就被紧紧挟裹。

C. 当船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是当年项羽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有成就感,有自由度,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英国女王,还是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吸收了中国“和合文化”的精髓,强调构建以平等、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秩序。

B. “双节”期间,武汉市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旅游大餐。园博园举办以迪拜奇迹花园为原型的大型绿雕创意展,汉口里风情街大戏台上演京剧名伶的经典戏曲……

C. “亲情互换,空巢不空”,空巢老人为年轻人提供免费住房,年轻人每周抽出固定时间来帮助老人。 通过这种“亲情互换”的方式,以弥补空巢老人心灵空虚或日常照料缺失等问题。

D. 在东湖绿道楚风园、梨园广场、沙滩浴场,红、紫、蓝、粉色组成的花带随地形变化形成一条条彩色的“飘带”,蜿蜒在绿道两旁。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同住“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故此,世界各国在政治上建立       、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经济上谋求开放创新、      的发展前景;在文化上促进和而不同、      的文明交流; 在环境上构筑      、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各国携手打造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并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A. 包容互惠    兼收并蓄    平等相待    尊崇自然

B. 平等相待    兼收并蓄    尊崇自然    包容互惠

C. 包容互惠    平等相待    尊崇自然    兼收并蓄

D. 平等相待    包容互惠    兼收并蓄    尊崇自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