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吸收了中国“和合文化”的精髓,强调构建以平等、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秩序。

B. “双节”期间,武汉市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旅游大餐。园博园举办以迪拜奇迹花园为原型的大型绿雕创意展,汉口里风情街大戏台上演京剧名伶的经典戏曲……

C. “亲情互换,空巢不空”,空巢老人为年轻人提供免费住房,年轻人每周抽出固定时间来帮助老人。 通过这种“亲情互换”的方式,以弥补空巢老人心灵空虚或日常照料缺失等问题。

D. 在东湖绿道楚风园、梨园广场、沙滩浴场,红、紫、蓝、粉色组成的花带随地形变化形成一条条彩色的“飘带”,蜿蜒在绿道两旁。

 

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有误,应该改为“这种‘亲情互换’的方式,可以弥补空巢老人的心灵空虚,解决日常照料缺失等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同住“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故此,世界各国在政治上建立       、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经济上谋求开放创新、      的发展前景;在文化上促进和而不同、      的文明交流; 在环境上构筑      、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各国携手打造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并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A. 包容互惠    兼收并蓄    平等相待    尊崇自然

B. 平等相待    兼收并蓄    尊崇自然    包容互惠

C. 包容互惠    平等相待    尊崇自然    兼收并蓄

D. 平等相待    包容互惠    兼收并蓄    尊崇自然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浩瀚     磅(bó)       钟灵秀(yù)       自自怜(yì)

B. 无垠     蹂(lìn)      坦荡如(dǐ)       寻幽胜(lǎn)

C. 溃乏     耷(dā)       吹毛求(zī)       滋暗长(qián)

D. 磕绊     圈(yùn)      入不出(fū)       恹欲睡(yān)

 

查看答案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小题

(甲)“得多少?”样子坐在了床上。

“有多少拿多少,没准价儿!”

“我等着坐狱得了!”

“这可是你说的?可别后悔?”孙侦探的手伸仲入棉袍中,“看这个,祥子!我马上就以拿你,你要拒摘的话,我开枪!我要马上把你带走,不要说钱呀,连你这身衣裳都进狱门就得剥下来。你是明白人,自己合计合计得了!”“有工夫挤我,千吗不挤挤曹先生?”祥子吭吃了半天才说出来“那是正犯,拿住呢有点赏,拿不住担‘不是’。你,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象放个屁;把你杀了象抹个臭虫!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别麻烦,来干脆的,这么大的人!再说,这点钱也不能我一个人独吞了,伙计们都得沾补点儿,不定分上几个子儿呢。这么便宜买条命还不干,我可就没了法!你有多少钱?”

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了拳头。

(乙)钱就和流水似的,他的手已拦不住;死人总得抬出去,连开张殃榜也得花钱。

祥子象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楞楞磕磕的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作的是什么。

跟着虎妞的棺材往城外走,他这才清楚了一些,可是心里还顾不得思索任何事情。没有人送殡,除了祥子,就是小福子的两个弟弟,一人手中拿着薄薄的一打儿纸钱,沿路撤给那拦路鬼。

楞楞磕磕的,祥子看着杠夫把棺官材埋好,他没有哭。他的脑中象烧着一把烈火,把泪已烧干,想哭也哭不出。呆呆的看着,他几乎不知那是干什么呢。直到“头儿”过来交待,他才想起回家。

1.简要概括(甲)(乙)选段的内容。

2.小说在最后写祥子最终成为了“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请结合选段内容和小说其它情节谈一谈是什么社会原因使祥子由“人”变成了“鬼”?

3.同样是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青年,为什么《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取得了成功,而祥子却一步步堕落?请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一:我播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题目二:你是我的青春摆渡人

要求:能抓住典型细节,借助对比和衬托或侧面描写和叙议结合等写作手法,表现自己或他人的精神风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材真实、新颖,语言准确、简洁,行文通顺、流畅。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今夜月色好

彭荆风

她刚把窗户推开,山谷里那冰凉而又潮湿的浓雾就拥了进来,雾腾腾地四散着,好像要把这小屋里的一切都吞没掉、化成水、化成烟。她本来想看看正在劳动的丈夫和几个道班工人在什么地方,但眼前一片白茫茫,山峦、树林、公路,都消失在浓雾里了。她只好赶紧关上窗子。

如果不是她的丈夫——这道班房的班长,一次又一次给她写信,劝她、求她,她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自己那傍着大河的美丽的坝子,到这终年被云雾深锁的大山来。除了孤零零的一座道班房外,周围几十里没有一户人家。这里只有她一个女的,丈夫和他们一出工,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把公路截断了。丈夫天不亮就带着人去清理塌方。去年春天他们新婚不久,丈夫就来山上道班房工作了,一年难得回家几次,这使她很恼火。这次上山来,她本想劝丈夫回坝子里去。如今,农村在搞责任田,家里又缺劳动力,回去多好!但是,上山后,见丈夫很关心这条新修的公路,从早忙到黑,很少休息。她准备再住几天就回去。她洗完脸,又梳了头,才走出房间。她想到应该替丈夫他们提早把饭煮好。但等她走进厨房揭开灶上的锅盖时,却发现饭已焖好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丈夫和那些道班工人才回来。她迎上去,把丈夫敞开的衣衫扣好。当着这么多人,丈夫有点不好意思。她却紧紧拉住他,为他把扣子一个个扣上。几个调皮的小伙子开心地大笑起来。看到小伙子们的早饭中只有咸菜,她便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小腌鱼。小伙子们也不客气,一会儿就吃掉了半小罐。她轻声劝丈夫回去,但丈夫说要打仗了。看见丈夫那显得消瘦的脸颊,她很心疼。吃过饭,丈夫对自己没能陪妻子深感抱歉。她却决定过几天就回去,还要烧茶水给小伙子们送去,丈夫很感激她。

④他们走远了,她还痴痴地站在门口想着心事。一点钟左右,当她挑着一桶热茶,晃悠悠地沿着山路走去时,一辆军车迎了上来,车上的战士想喝茶。她赶紧放下担子,亲切地叫同志们喝。参谋拿出一元钱给她,说是茶钱,她生气了。参谋急忙道歉,军车飞速开走了。她又回去烧第二锅开水。这天上午她忙出忙进,心情没有那么寂寞了。

⑤这天晚上,雷鸣电闪,风雨大作。风雨中,还听得见有低沉的吼声。丈夫告诉她是汽车。想到上午路过喝茶的那几个战士,她奇怪为什么这么晚还来车。丈夫说部队多是在晚上行动。她的思绪被引向了那些雨夜行车的战士。觉得他们在大风大雨的夜里行车很危险。听到汽车的声音越来越响,而且老是在一个地方,丈夫坐了起来。他担心有的地方又塌方了。她也坐了起来,紧靠着丈夫侧耳倾听。丈夫叫她明天回去,她明白,大概要打仗了。她心里不放心,不想走。风雨更猛烈了,仿佛从云天扑下来,又仿佛从山岩腾起。这小小的屋子也好像要被冲垮、抬走了。汽车的声音还在时停时响着。丈夫要出去看看,她的一句话还没等说完,丈夫已消失在雨夜之中。那些道班工人也在纷纷往外走。她觉得冷,盼望雨停,盼望天亮。可是,风雨仍是那么猛烈,夜仍是那么黑。

⑥几小时过去了,丈夫和车队都不见过来。她再也坐不住了,披件塑料雨衣,锁上门就往外走。才走了几步,一阵急骤的风雨就旋转着扑了过来,刮走了她头上的竹笠。雨从她头上灌进领子里,内衣湿透了,她横下一条心往前走。风雨围着她,扑打她,把泥水溅在她的脸上。她只好艰难地一步一步往前挪。她走走停停,终于听见了低沉的人声和车辆移动的声音,大约有几百人、几百辆车。她加快了步子,听到丈夫的声音,看到丈夫在车队前面引路。

⑦第二天,公路上摆下了许多大炮,支起了帐篷,搭起了伪装网。那天见过的那个参谋也走过来向她问好。她很高兴,要天天为战士们送茶水。吃过午饭,丈夫让她搭车回去,她不肯,要留下来照顾丈夫、照顾那些解放军战士。丈夫感动地拥抱了她。那天下午,她刚挑着桶去送茶水,炮声轰地一响,山剧烈地晃动了一下,震得她的心似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那两桶茶水也摔得洒了一地。炮声刚歇,那个参谋不知从哪里冲了出来,抓住她的手就往附近一个由天然岩洞改建成的防炮洞里跑。把她推进洞里后,剧烈的炮声又响了起来。如今,丈夫在哪里呢?他平安么?她走出石洞,回去又烧了一桶茶,送往丈夫的工地。刚走了一段路,炮战又开始了。她只好疾走一阵,又在树脚下躲一躲。丈夫和那些道班工人正在公路拐弯处填一个弹坑。见她来了。都有些惊讶。但大家实在是太渴了,都拥过来抢着喝茶。丈夫催大家快喝,因为运炮弹的车队就要过来了。丈夫劝她躲一躲,她见丈夫一脸泥水,心疼得很。这天的炮战从拂晓一直轰到黄昏。开始,她只是想帮帮忙,但炮弹坑不断出现,她也就忘了疲累,拼命地推车运土。

⑧黄昏时,他们填平了弹坑。这时,她才觉得浑身酸痛。一步也不想挪动了。一个年轻工人推着小车叫她来坐,她有点害羞。丈夫把她托起来,放进小车,人们争着来推。她想起了那简陋的道班房,突然觉得那里是那么温暖、诱人。她渴望着回去能洗一洗,吃顿饭,安安稳稳地睡一觉。哪知敌人的一颗炮弹在道班房附近爆炸,把房子震塌了。参谋说敌人本想打我们这门炮,可结果打偏了。她流下了热泪,说幸好打偏了,不然,真叫人害怕。听了她的话,参谋的眼睛也湿润了。

这时,天色已晚,一轮满月升起,把银光洒在帐篷、大炮和战士们的钢盔上。

(选自《人民文学》1985年05期)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列表格中的情节概括和“她”的心情变化补充完整。 

           情节

       “她”的心情变化

新婚不久丈夫就来道班房工作

恼火,想劝丈夫回家。

丈夫整天忙碌,吃不好,消瘦。

忙进忙出给军车上的战士送茶水

心情不那么寂寞

遇军车,雨夜看见丈夫给车队引路。

心疼,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和劳累。

年轻工人推着小车叫她来坐。

害羞,喜欢上了简陋的道班房。

 

庆幸敌人打偏了,没伤着战士。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3.概述选文设置的两处悬念并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设置悬念的作用。

4.选文的标题与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驿路梨花》的标题有何相似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