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

(2)苔痕阶绿

(3)孔子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 篇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烘托了陋室的不陋。

C. 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富有音韵美。

D. 结句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相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1.(1)出名、有名 (2)长到、长上 (3)说 2.(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或: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心劳累。) 3.B 【解析】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注意“名”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上”是词类活用,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长上。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斯”,这;“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案牍”,公文、文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校将5月定为“孝亲敬老月”并推出一系列活动。

1.如果你来策划,除了以下两项活动项目,请你再设计两项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项目二:走进敬老院送温暖:

活动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项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班举行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的结束语: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捧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A                                       ;B                                      。C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轰轰烈烈地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就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D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2.仿照结束语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A、B两处各续写一个句子。

3.C、D画横线两句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dǎo的钟声也响了。

(2)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 huò  dān xíng

(3)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kuì zuò

(4)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 nài rén xún wèi。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孤常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

(2)王维在《竹里馆》中,赋予“明月”以人格,把“明月”视作知己好友,表现诗

人新奇独特想象力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诗人借“落花”表现一种甘愿牺牲自我和无私奉

献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完整陆游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查看答案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做自己的船长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半命题作文

题目:那段            的日子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一定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有成功时的喜悦也有失败时的沮丧,这无数的日子日子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是我们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玉簪花的绽放

麦淇淋

①说起玉簪花,历代文人多有吟诵,北宋词人黄庭坚更是把它称作“江南第一花”。并不是玉簪花特别鲜活、多情,而是读到“玉簪”这个名字,有时会错觉地把它想象成古代某个曼妙的女子,摇曳多姿,穿越时空的隧道,把清新、温婉、纯洁、恬静的气息送到我们面前。流年寂寂,玉簪花绽放一树,在白墙黛瓦间甚是明媚。一颗露降落在玉簪花上,露的心上印着莹白的影子。这样的景仿若洁静如瓷的女子,眼神清澈,素面朝天。

②玉簪花叶片娇莹,恍若透明,花朵色白如玉,美丽高洁,而待放的花苞就像美人头上的发簪一般,芳香扑鼻,很淡雅的味道,却又让人觉得很浓郁。玉簪花儿冰姿雪魄,又有袅袅绿云般的叶丛相衬,那份雅致动人难以言喻。将玉簪花装点庭院,或放置窗前案几,那洁白的花儿芳香袭人,它一会儿谢,一会儿又开,给人一种“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的美妙享受。

③乡野间,清风与流水和鸣,日光与草色挑逗,玉簪花摇曳在我们身边,蔓延在眼里的绿意仿彿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在山路边、在小径里、在沟渠旁,它那叶脉分明的绿叶在风中婆娑,花萼间探出一个嫩白色的小脑袋,那便是它的花芽,花芽越长越长,就像古代女子头上的玉簪。当玉簪花盛开时,六片雪白修长的花瓣围着点点鹅黄的花蕊,一朵挨着一朵,摇摇欲飞。初夏的时候,正是花开的季节。走在灰砖青瓦的巷弄里,你会发现玉簪花的叶是香的,茎也是香的,全身都溢着香甜。摘一朵,簪在发间,别在衣襟上,幽幽的花香似丝绸游向小巷的所有缝隙。

④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栽种玉簪花,因为玉簪花是很凡俗的花,好养活,又富含香气,老人家都很喜欢。奶奶是爱花之人,家里的玉簪花苗是她在山路的拐弯处的一棵栎树下找到的。当时,它被遗弃在那树生机勃勃的栎树下,如同被上帝遗忘在人间的一朵即将凋谢的花。因为遗忘,也因为它的不起眼,它没能和大地泥土产生联系,歪歪斜斜地倚在树下喘息。奶奶小心翼翼地捧回这颗受伤的花苗,把它种在院子里,我们都不相信这株玉簪花苗能成活。可是,它借助了一场大雨的恩赐以及重新得到泥土的养分,终于努力盛开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我站在它的面前,不禁惊叹:“哦,花都开好了?”这就是玉簪花的命运,贱贱地长,呼啦啦地长成一大片,花透着嫩白,微微张开,欲遮还羞。

⑤《本草纲目》里也有关于玉簪花的记载,说它:“柔茎如白菘,叶脉清晰,茎上花朵长二三寸,未开时如白玉搔头簪形,中吐黄蕊,根叶可解一切毒。”这一句说透了玉簪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对未来没有所求,却又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长着一株玉簪花,悄悄地绽放,不张扬,积蓄力量只为等待生命中的一场美丽绽放。

⑥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句话:“一朵花的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我们惊羡于花开的美丽,却忽略了它们等待绽放时的努力与艰辛,也忽略了它们对生命强悍的渴望。玉簪花不管绽放的过程多么辛苦,却始终不放弃,它的顽强带给人们生机盎然的美丽,燃起人们内心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期盼。

⑦野径无人,空山无语,这种比天空更纯洁的花朵点燃了山野间的安谧。远离都市繁华的玉簪花散发着最隐秘的爱,没有人注意到,一朵花儿悄悄地开了,又悄悄地落了。然而,它们又在夏夜的晚风里肆意张扬,在无声无息中表达了一种真挚的坚韧与高洁的情怀,让我们对生活怀抱希望,不轻易气馁,这便是玉簪花传递给我们的美好情意。

1.本文围绕玉簪花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2.下面的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在山路边、在小径里、在沟渠旁,它那叶脉分明的绿叶在风中婆娑,花萼间探出一个嫩白色的小脑袋,那便是它的花芽,花芽越长越长,就像古代女子头上的玉簪。

3.作者在第⑤段引用《本草纲目》中的语句有什么意图?

4.“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长着一株玉簪花”,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