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肖复兴

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得吗?” 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

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

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喝鸡块炖土豆汤?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净,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

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

我问:“这位是你父亲?”

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都和我爸爸好几年没有见了。”

“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

 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了北京打工好几年了,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

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1.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

2.文中多处出现土豆汤“喝得很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的土豆汤?请简要说明。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1.“许多的味道”指的是: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父母疼惜儿子、殷殷嘱咐的深情;儿子关爱父母的拳拳之心等。 2.①深化文章的主题,突出了亲情的美好与温馨;②紧扣文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照应文章题目,使文章层次结构分明(答两点给全分) 3.因为我们为儿子送行吃告别宴的场面特殊,临行密密缝一般的亲情与温馨,感染了小姑娘,引发了小姑娘对家人的思念,使小姑娘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4.参考答案:喝土豆汤的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温暖了小姑娘和小姑娘的爸爸,弥漫了整个小餐馆由此“我”想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相隔异地,离别时间久远,但亲情不会淡化,只会越来越浓,亲情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家庭之间的限制,在人们中间传递。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应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结合文段“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可以得出:依依不舍;“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可以得出:父母疼爱儿子;“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可以得出:思念儿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作用的理解和把握。三处“喝得很慢”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即可。如第一处:“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在这句话中表明我们的依依不舍,深化主旨;“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在这句话中表明一种思念,推动情节发展。“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在这句话中,表明了一种情感的共鸣。结合题目《喝得很慢的土豆汤》分析,“喝得很慢”照应了题目,深化中心。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从下文小姑娘与爸爸在一起喝汤,女孩说自己想爸爸了,可以看出她记得我们是因为我们为儿子送行吃告别宴的场面特殊,临行密密缝一般的亲情与温馨,感染了小姑娘,引发小姑娘对家人的思念,是小姑娘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4.本题考查学生关键句子的理解和把握。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本句是文章的主旨句。结合对文章情感的把握。注意关键词“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写出了亲情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尽管儿子在美国,但是我们仍会相互思念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非欧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东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胡桃、胡萝卜、辣椒、佛教、西方的音乐舞蹈等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而中国的丝绸、造纸术、印刷术、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绘画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

材料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

材料三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中国与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实现顺利对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步成型,沿线商贸流通、产业合作蓬勃发展,民众开始从合作中得到实惠。这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经济和治理体系的真诚奉献,更是“中国梦”与沿线各国梦想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一带一路”的意义。(70字以内)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世瞩目。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一带一路”合作大计。请你结合对联的相关知识,写出下面这幅对联的下联。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次论坛活动。

上联:首脑论坛,互信包容谋大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的语意完整、连贯。

成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成语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说,____。成语一般由四个字构成,如“守株待兔”、“相濡以沫”、“破釜沉舟”等。____,不可以更改词序、抽换或增删其中的成分。由于成语有精炼、形象的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在《水浒》中,接受招安是梁山好汉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请从下面回目中任选一个,简述和招安有关的故事情节,并分析宋江的性格特征。

①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第七十一回)

②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第八十二回)

(2)《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途中,一共有三次和唐僧发生矛盾,离开唐僧的经历,请你任选两个角度分析其中的异同。

备选角度:①离开原因    ②返回原因    ③故事情节    ④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指出面对高官厚禄时进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遭遇困境,只要乐观面对,就往往能峰回路转,找到转机。刘禹锡遭遇贬谪,虚度光阴二十余载,但他仍执着的相信希望就在前方,新生的美好事物总会战胜旧事物,于是他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名句,与友人共勉;陆游漫游乡野,正在为迷失方向而焦急的时候,却突然找到一个新的天地,于是他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汲取    阑珊     美轮美奂    怡笑大方

B. 闲遐    瓦砾     牵强附会    相得益彰

C. 窒息    束缚     融汇贯通    斩钉截铁

D. 赡养    涣散     如法炮制    唾手可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