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阻遏 鲜腴 无动于衷 张皇失措 B....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阻遏 鲜腴 无动于衷 张皇失措

B. 惶急 琐屑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C. 缅甸 推祟 销声匿迹 巧妙绝伦

D. 镂空 繁衍 相安无事 自出心裁

 

C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C项中,“推祟”应为“推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古诗的海里徜徉,总能得到一些启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登上最顶峰,美景一览无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则更直接地告诉我们:登高才能望远。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登高”者,才有更宽阔的视野,从而看到更美更远的风景。

请你根据对这段话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于2016年l1月30日下午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此学校决定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中,需要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选题,请你草拟三个选题。

2.有同学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农事指导功能逐渐减弱,申遗没有什么意义。”你的看法如何呢?(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扁担颤悠悠

⑴扁担,无论来自深山野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溪洞的翠竹,就其外形特征来说,有个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简朴:直溜溜的一根,不枝不蔓,没有任何刻意的装扮与修饰,如同那个最简单的一字。

⑵然而,一根优秀的扁担却得之不易,并不是世上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制作成扁担的,坚韧、轻巧、弹力强,是它最基本的品质,扁担身上的每一条木蚊,每一个劲节,不光要受冰雪磨砺风雨敲打,更离不开烈火的烘烤,热扑扑汗水的浇淬,方能屹立于天地之间,去承载千钧重压而不摧不折,也正因为如此,扁担才会成为我们这个崇尚简朴、勇于忍辱负重的民族的国粹,成为人生一座恒久的标高。

⑶在伐木丁丁的古老歌谣里,在唷唷嗬嗬震天撼地的号子声中,扁担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头挑着汗水淋漓的喘息和呻吟,一头挂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尽管小扁担不过三尺三,却历经了千万年的时光,一步一移她挑走了挡道的王屋山,劈开了千帆竞发的古运河,筑高了一片片巍峨瑰丽的皇宫庙宇,挑落了数不清的日月星辰,挑矮了望不断的盘山险道

⑷质朴的扁担也曾经挑过陶渊明的秋菊、素月和豆苗,挑过这位归隐诗人的田因风光和陶然自乐的心境,凝结在扁担上那种清贫自守的贞操,熔融成世世代代文人的傲骨和向往。

⑸而朱德的扁担却深含着另一种意义,铁肩担道义,总司令的扁担挑出了伟人的精神与风范,他的扁担上闪烁的是对革命忠贞不渝的品格,以及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信念。尽管在那荒唐年代,有人曾偷梁换柱,企图刮掉那根扁担上的名字,但铸入人心铸入岁月的名字是刮不掉的,这正像铸就的历史永远无法抹掉一样,朱德的扁担,其独特的风姿,竖立在红色井冈山,增添了中国革命史的厚度和力度,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⑹其实,使用扁担最多的当然是农民,那些面向黄土背朝蓝天的农民,他们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无分文,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自立于荒原,就因为手中有一根挺直刚毅的扁担,有了扁担就有了主心骨:他们就敢于上天揽月下海擒龙,身背扁担闯荡天下,让稻麦的清香和鸡犬的欢声驱散饥馑。常常,扁担还是农民自卫和反抗恶势力的武器。你看,当杨白劳高高举起愤怒的扁担,呼啸着向逼债的黄世仁头上砍去,那不可一世的恶魔不也抱头鼠窜了吗?

⑺当我挑着沉甸甸的禾苗稻谷,挑着臭气熏天的粪便土灰,跟随在母亲身后,沿穹穹山道走向那一层层陡峭的梯田,那一闪一闪的扁担常常利刃般勒进我稚嫩的肩膀,累得我气喘如牛,腿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开步,那一刻,我是多么地恨扁担啊!一气之下,竟把它扔得远远的。母亲发觉后,总是默默把扁担拣回来,用她那被汗水打湿的衣袖小心翼翼拭去扁担上的泥土草屑,一边抚摸着我血肉模糊的肩膀,一边含着眼泪说:孩子,别怪扁担,山里人的命就是靠它压大压硬的呀!

⑻望着母亲的眼神,我羞愧了,后悔了。母亲的扁担不单挑过一家人的生活,在那兵荒马乱的年头还挑着我们兄弟姐妹,冒着纷飞的炮火死里逃生。母亲是那样珍爱自己的扁担,从不轻易丢掷,甚至不肯当歇息的坐垫,每天用完之后总是擦拭得一尘不染,高高挂在墙壁上。

⑼如今,扁担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许多人已从扁担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也似乎随之淡化、软化。在追名逐利的潮流中,投机钻营,豪取巧夺,正泛滥成一种时尚。也许,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常常怀想扁担,甚至常常抚摸肩上那消退的老茧,保持人格的清醒。

1.“也正因为如此,扁担才会成为我们这个崇尚简朴、勇于忍辱负重的民族的国粹,成为人生一座恒久的标高。”结合⑴⑵两段,概括这样说的理由。

2.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第⑶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意思。

3.结合⑶~⑻段,概括扁担成为“国粹”成为“人生恒久的标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填空。

⑴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⑶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袁宏道《满井游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胡宗宪)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鸟中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①,膝语蛇行②,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做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③。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殷栗④。有沙门⑤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注释)①介胄之士:穿铠甲戴头盔的士兵。②膝语蛇行:跪着说话,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③表:表章。④股粟:(害怕得)大腿发抖。⑤沙门:此处指和尚。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欲某者(把……当作幕客)    B. 文长代作表(嘱托)

C. 奇计(好的)    D.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用来)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文长乃葛衣鸟中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A.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B.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C.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D.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文长虽然屡次乡试都未考中,但是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仍旧聘请他做幕客。

B. 胡宗宪威振东南,军人们十分畏惧他,只有徐文长敢和他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C. 胡宗宪凡是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徐文长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

D. 酒楼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文长暗中写短函迅速告知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他绑进衙门斩首。

4.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