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1)“一夜飞沙跋步走,沙骑墙头驴上房……”这苍茫而____(荒凉 凄凉 凄惨)的诗句,说的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东北部一个叫八步沙的地方。
(2)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华文教育发展空间愈加广 阔,发展机遇____(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 源源不断),发展前景未来可期,这对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也带来新的挑战。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皎洁 眼眶 静穆 大彻大悟
B. 翩然 弥漫 帷慕 天衣无缝
C. 诬蔑 阻碍 浩劫 穿流不息
D. 推搡 浮燥 矗立 袖手旁观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组是( )
A. 撺掇(cuān) 脑畔( bàn) 闭塞(sè ) 销声匿迹(nì )
B. 斡旋(wò) 沼泽(zhǎo) 两栖(xī) 强词夺理(qiǎng)
C. 卑鄙(bì) 彷徨(páng) 萦绕(yíng) 怒不可遏(è)
D. 虔诚(qián) 懈怠(xiè) 穹顶(qióng) 目眩神迷(xuàn)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细细品味后,往往思想会受到启迪,身心会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如品香茗,又如口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难忘…….
请以《值得品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不少于600字。
综合性学习
2016年,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之一的共享单车,在各大中城市蔓延覆盖,共享单车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到了2017年,共享单车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式的倒闭潮。至2018年初,已经有町町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纷纷爆出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的消息。有专家表示,共享单车发展得快,死得也快,甚至出现使用者押金难退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共享单车死得也快”的原因。(不超过80字)
(材料一)2017年,共享单车整整火了一年,但时至2018年初,共享单车总投放量已经超过5000万辆,在所有共享单车覆盖的城市中,平均每2人就可以共享一辆单车,不难看出,供给已经远大于需求,违背了最初的共享理念。
(材料二)众所周知,共享单车的使用最忌两个季节—冬季和夏季,太冷和太热使用人数都会减少。夏天骑完车满身汗味去上班,相信很少有人愿意。而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出门骑车的人就更少了。
(材料三)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乱停乱放,倒在地上或者脏兮兮的共享单车,而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骑车的人越来越少。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市政管理部门对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处置力度加大,共享单车的综合运营成本正急剧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马线上的风景
苏更林
说起斑马线,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近期以来,全国范围内都开展了一场“礼让斑马线”的主题活动。其实,斑马线不仅是行人的一条“生命线”,还是城市中一道“风景线”。
动力机器的发明让曾经辉煌一时的四轮马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火车和汽车的出现使速度的提升突飞猛进,并迎来了一场极其深刻的交通革命。然而,汽车文明却让城市交通变得异常拥堵,如何指示行人穿越道路就变得日益迫切。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南部伯克郡斯劳镇诞生了。
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它规范了人与车的通行关系。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其作用就是引导行人安全穿越马路。在茫茫车海中,法律法规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只能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看来,斑马线在指引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尽管设置斑马线的意义非凡,但是斑马线的外观却十分简单朴素,看上去就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斑马线的最小宽度为3米,可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也不是随性画出来的。按照斑马线标志标线设置规范,每条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关于斑马线的设置也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次干路及支路上大型公共建筑、卖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地铁站出口等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三是路侧有出入口或人流集中区域以及高峰小时横穿道路人流量大的路段。
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一些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一些城市推出的彩色斑马线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彩色斑马线可以采用彩色沥青路面,也可以采用胶带式粘贴。与传统的白色条纹斑马线相比,彩色斑马线视觉效果醒目,不但能保护行人,而且可以减少行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
有些城市试行的3D立体斑马线,则通过白、蓝、黄三种颜色的搭配,突出了斑马线的立体感,因此可以更好地警示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让行。而且,立体斑马线在白天和夜间都具有立体效果。
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过马路已经成为了一个安全隐患,所以有的城市推出闪灯斑马线。原来,交通管理部门在斑马线上安装了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可以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这种可变红、变绿的斑马线,无疑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
设置斑马线的意义在于保护行人,然而,许多时候人们走在斑马线上会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由于机动车常与行人争抢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全国近3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在这些事故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所导致的事故占到了90%。此时,斑马线这条“安全线”就会沦落为一条“生死线”。
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礼让斑马线”活动无疑恰逢其时,这有助于破解斑马线上的“安全之困”,极大地提升全社会交通文明意识。斑马线就像是无声的语言,一方面提醒机动车减速让行,另一方面又提醒行人要走好斑马线上的每一步。
1.“斑马线上的‘风景’”中的“风景”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从外观上看,斑马线有哪几种?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做简要的说明。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与传统的白色条纹斑马线相比,彩色斑马线视觉效果醒目,不但能保护行人,而且可以减少行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
4.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