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皎洁 眼眶 静穆 大彻大悟...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皎洁    眼眶    静穆    大彻大悟

B. 翩然    弥漫    帷慕    天衣无缝

C. 诬蔑    阻碍    浩劫    穿流不息

D. 推搡    浮燥    矗立    袖手旁观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B:帷慕——帷幕。C:穿流不息——川流不息。D:浮燥——浮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组是(   )

A. 掇(cuān)    脑( bàn)     闭(sè )    销声迹(nì )

B. 旋(wò)      泽(zhǎo)      两(xī)      词夺理(qiǎng)

C. (bì)      徨(páng)      绕(yíng)    怒不可(è)

D. 诚(qián)    怠(xiè)       顶(qióng)   目神迷(xuàn)

 

查看答案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细细品味后,往往思想会受到启迪,身心会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如品香茗,又如口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难忘…….

请以《值得品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2016年,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之一的共享单车,在各大中城市蔓延覆盖,共享单车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到了2017年,共享单车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式的倒闭潮。至2018年初,已经有町町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纷纷爆出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的消息。有专家表示,共享单车发展得快,死得也快,甚至出现使用者押金难退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共享单车死得也快”的原因。(不超过80字)

(材料一)2017年,共享单车整整火了一年,但时至2018年初,共享单车总投放量已经超过5000万辆,在所有共享单车覆盖的城市中,平均每2人就可以共享一辆单车,不难看出,供给已经远大于需求,违背了最初的共享理念。

(材料二)众所周知,共享单车的使用最忌两个季节—冬季和夏季,太冷和太热使用人数都会减少。夏天骑完车满身汗味去上班,相信很少有人愿意。而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出门骑车的人就更少了。

(材料三)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乱停乱放,倒在地上或者脏兮兮的共享单车,而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骑车的人越来越少。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市政管理部门对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处置力度加大,共享单车的综合运营成本正急剧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斑马线上的风景

苏更林

说起斑马线,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近期以来,全国范围内都开展了一场“礼让斑马线”的主题活动。其实,斑马线不仅是行人的一条“生命线”,还是城市中一道“风景线”。

动力机器的发明让曾经辉煌一时的四轮马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火车和汽车的出现使速度的提升突飞猛进,并迎来了一场极其深刻的交通革命。然而,汽车文明却让城市交通变得异常拥堵,如何指示行人穿越道路就变得日益迫切。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南部伯克郡斯劳镇诞生了。

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它规范了人与车的通行关系。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其作用就是引导行人安全穿越马路。在茫茫车海中,法律法规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只能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看来,斑马线在指引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尽管设置斑马线的意义非凡,但是斑马线的外观却十分简单朴素,看上去就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斑马线的最小宽度为3米,可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也不是随性画出来的。按照斑马线标志标线设置规范,每条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关于斑马线的设置也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次干路及支路上大型公共建筑、卖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地铁站出口等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三是路侧有出入口或人流集中区域以及高峰小时横穿道路人流量大的路段。

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一些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一些城市推出的彩色斑马线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彩色斑马线可以采用彩色沥青路面,也可以采用胶带式粘贴。与传统的白色条纹斑马线相比,彩色斑马线视觉效果醒目,不但能保护行人,而且可以减少行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

有些城市试行的3D立体斑马线,则通过白、蓝、黄三种颜色的搭配,突出了斑马线的立体感,因此可以更好地警示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让行。而且,立体斑马线在白天和夜间都具有立体效果。

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过马路已经成为了一个安全隐患,所以有的城市推出闪灯斑马线。原来,交通管理部门在斑马线上安装了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可以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这种可变红、变绿的斑马线,无疑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

设置斑马线的意义在于保护行人,然而,许多时候人们走在斑马线上会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由于机动车常与行人争抢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全国近3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在这些事故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所导致的事故占到了90%。此时,斑马线这条“安全线”就会沦落为一条“生死线”。

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礼让斑马线”活动无疑恰逢其时,这有助于破解斑马线上的“安全之困”,极大地提升全社会交通文明意识。斑马线就像是无声的语言,一方面提醒机动车减速让行,另一方面又提醒行人要走好斑马线上的每一步。

1.“斑马线上的‘风景’”中的“风景”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从外观上看,斑马线有哪几种?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做简要的说明。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与传统的白色条纹斑马线相比,彩色斑马线视觉效果醒目,不但能保护行人,而且可以减少行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

4.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草木恩典

李丹崖

(1)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2)一是在草被割断或碾压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迷恋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3)二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悠,就好像这些中药材的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便可以免除疾病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100度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草才能彻彻底底地释放出香味。

(4)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人发育成熟。旧时,在乡间,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5)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洁白似雪,羊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6)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菜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7)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8)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习惯,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渐消退,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来住,日日食素,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9)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10)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任脚气滋生倒还有些可能。

(11)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补了身体,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 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这样做。也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才让我们有机会——食素,升华思想;闻香,愉悦心智;观色,养眼醒神。

1.作者在文中说:“我迷恋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这句话中的“动物性”具体指什么?

2.阅读全文,说说草木给了人哪些恩典。

3.请从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两个角度,赏析第(5)段。

4.通读全文后,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5.通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