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录,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阅读下面语录,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                                 (2)不矩:

(3)好之者不如之者:                             (4)三军可帅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4.请写出两个出自选文的成语。

 

1.生气,恼怒;越过;以……为乐;改变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3.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这句话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知之”只是一般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乐之”才能全身心的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 4.不亦乐乎、三十而立、从心所欲、温故知新、疏食饮水、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舍昼夜、逝者如夫、匹夫不可夺志 【解析】选自《论语》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乐”意思是“以……为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以:凭借;斯: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我说,你听》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不愿教研,坚持上课→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加点字,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探究人物心理或形象。

⑴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⑵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3.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____句赏析:

4.“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不同?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80%
 

掌握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
 

28
 

10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
 

30
 

9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
 

9
 

1
 

 

1.根据上表,请你分析探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在《朝花夕拾》中,比较好读的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藤野先生》,请从以上三篇文章中选取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做及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按课文内容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曹操《观沧海》中描写水波荡漾,山岛耸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念家乡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

(5)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查看答案

我们说话应根据场合选择相应的措辞,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 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 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 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叫“不耻下问”。    D. 欢迎别人到家叫“光临寒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