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颗糖,一世暖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颗糖,一世暖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由一颗糖,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绽放。

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他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瘦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有天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余光中却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颗糖,把剩下的半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也许是半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寡言,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高年级的同学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了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而在家里,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小颜永远是逆来顺受的样子。后来,小颜考上钋地的大学,才结束了这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没想到,大学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干净的衣服,推着她在洒满阳光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多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

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辍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又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地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照亮一世的暖。

1.文章以“一颗糖,一世暖”为题有什么作用?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小颜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联系全文,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5.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以“糖”为明线,以“暖”为暗线,贯穿全文;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那个贫穷年代可贵的人间温睛。 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小颜比作“发怒的豹子”,将“平时看似柔弱”的他与此时爆发出“超强力量”的他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颜在与高年级同学搏斗时的勇猛无畏,表现了他对“我”的温暖情谊。 3.示例:①勤劳懂事:小小年纪就到后山去割猪草。②逆来顺受:无论继母如何打骂,无论同学如何欺负,他总是默默承受。③懂得感恩:“我”给了他半颗糖,他奋力帮“我”,感恩“我”给他的甜与暖;继母对他不好,他却感恩她给了他和爸爸一个完整的家,感恩她坚持没有让自己辍学,毕业后回乡悉心侍奉瘫痪在床的继母。 4.最后一段再次回忆小时候吃糖的情景,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由吃糖引发议论,点明主旨“一世温暖”,升华主题。 5.示例一:人生有苦有甜,当遇到困难时、要懂得去发现散落在生活中的“甜味”,感恩给过你“甜味”与温暖的人。示例二;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怀有一颗友善的心,多去关心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成为一个可以温暖别人的人。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于笼统)。 3.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本题作答时要通过具体的内容分析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飞上天的快递小哥

方湘玲

①2017年10月,在央视新闻的《中国有我》拦目中,励志视频《汪勤金:由快递小哥变成了飞行员》获得大量网友的点赞与关注。同时,人们也产生了疑问:汪勤金是如何从快递小哥华丽变身为顺丰航空飞行员的呢?这一切还得从八年前说起。

②2009年夏季,来自江西省乐平市的农家小伙汪勤金大学毕业了,他怀揣着太原科技大学法学和经济学双学位证书,满怀憧憬地前往深圳闯荡。炎炎夏日,他日复一日地跑人才市场,投简历,忙面试。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父亲安慰他:“一铁锹不能挖出一口水井来,你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父亲的话让汪勤金如醍醐灌顶:“是啊,大学里拿到双学位,只是证明了我的学习能力。现在,我必须从零开始,适应社会和职场对我的要求。”

③几天后,汪勤金偶遇顺丰深圳区招揽人才,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面试,并顺利成为一名顺丰快递仓库管理员。消息传开后,朋友们都惊讶地问他:“你揽着双学位,怎么也得找份‘高大上’的工作,怎么跑去当快递小哥了?这不是大材小用吗?”汪勤金却说:“顺丰的企业文化很好,内部有很多上升的通道,这正是我需要的。”

④2010年4月,汪勤金在公司论坛上看到了内招飞行员的帖子,他心动了:“我能不能成为飞行员飞上蓝天呢?”抱着诚试看的心理,他给顺丰航空的人力资源部门发去了简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顺利入选了。

⑤然而,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绝非易事。由于对飞机系统一无所知,汪勤金和其他几位入选的同事被送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习。得知自己在短短几个月内,不仅要学习机型理论,还要恶补英语、备考雅思及锻炼体能,汪勤金觉得压力特别大。但是,为了能当上飞行员,他选择了咬牙坚持。每天一大早,他就捧着足足7厘米厚的牛津词典开始朗读、背诵;完成了白天的课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做俯卧撑等;夜里躺在床上时,疲惫不堪的他还得强撑着预习和复习机型理论知识____他每天都缺觉,有时甚至开始反感这样的日子。就在他心生倦意之际,一位同期学习的同事为他打气:“顺丰有三四十万名员工,像我们这样通过内部选拔培养起来的飞行员大约只有10人,可以说是万里挑一,我们一定要铆足了劲好好干!”看着同事干劲十足的样子,汪勤金也有了动力。他逼着自己下苦功夫学习、锻炼,不知不觉中,他竞将牛津词典翻得又破又旧,俯卧撑累计起来居然做到了47500个。

⑥之后,汪勤金又被派到美国Aerosim航校进修。汪勤金和同事们天天聚在一起学英语,交流培训心得,有空就去观摩其他掌员的训练。两个月后,汪勤金的机型理论知识已经非常丰富,英语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航校的教员都对他表示赞赏。

⑦2012年,汪勤金完成进修回国,并作为一名飞行员开始了他新的工作。至今,他已经飞行了2000多个小时,运送快递近1.7万吨。与此同时,他对工作的专注与严谨也是有口皆碑的。2016年,因表现突出,公司对他的努力与实力予以肯定,他所在的机组团队荣获公司最有分量的“2016年度顺丰安全生产优秀班组”奖。

⑧正如汪勤金在《中国有我》栏目中所说的那样,他始终坚信,不管从事哪个行业,只要心怀理想,不断坚持,辛勤付出,就能在自己追求的梦想中实现顶天立地。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第②⑤两段的横线处,第②段应填入     句,第⑤段应填入     句。

A. 汪勤金迷茫了。    B. 一段时间后,汪勤金感到身心俱疲。

3.“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绝非易事。”这“绝非易事”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面线的句子。

5.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某校七年级(7)班开展了以“孝心无价,从我  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l)(知孝道)请搜集有关“孝亲”的名言或诗文名句,并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孝义)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说说你对“孝”的理解。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践孝行)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总结)下面是小节同学在参加活动后写的小结,其中有一个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请你找出来并修改。

孝亲敬老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种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尊老敬老的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精华。

为此,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孝亲敬老”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我校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健全学生素质”,确立了“永志不忘、永不放弃、永无止境、永葆活力”的校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祥子为买第二辆车攒的钱被____(人物)敲诈走了。后来他又有了车,却为了给____(人物)办丧事,不得不卖掉了。

(2)《海底两万里》中,众人在____(地点)和鲨鱼展开搏斗,在搏斗中,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动物_______,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辍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剐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shà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l)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弥望______  缕缕______    shà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3)文段中,“渺茫”的意思是____,“袅娜”的意思是____

(4)面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题文)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人京使》)

②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白珍《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⑦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⑧赵师秀《约客》中,表现出诗人因久候客人不至而产生失望、焦躁的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