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班级开展“用诗文陶冶情操,让经典滋润心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解决下...

班级开展“用诗文陶冶情操,让经典滋润心灵”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解决下面的一些问题。

(1)下面是一份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请仔细分析,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0字以内)

问题1: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问题2:小时候背诵古诗文,现在想来如何

 

 

从小启蒙,背诵是童子功

55.3%

值得庆幸,受益终身

41.8%

凭个人兴趣,自愿学习

24.8%

当时难过,现在受用

38.9%

小时候不懂,最好长大

再学

19.9%

现在也没啥用

19.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好朋友小张成绩不错,但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安于现状,你想从下面的古诗词中选一句鼓励他,你会选哪一句,该怎样对他说?(50字左右)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选______句,我会说: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李伟同学所写的活动结束语,请按要求修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千载的优秀诗词歌赋浓缩了汉语韵律和辞章之美,(A)寄寓着传统中华民族的价值和审美理想,闪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光辉,展现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高尚情怀。这些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B)成为启迪一代代人的智慧,丰富我们情感世界。

①(A)句语序不合理,应将“________”放在“__________”之后。

②(B)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多数人认为,启蒙或兴趣对学习古诗文很重要,小时候背诵古诗文对现在有好处。 (2)② 小张同学,尽管你现在成绩不错,但还有进步的空间。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3)①传统 中华民族 ②成为启迪一代代人的智慧,丰富我们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或启迪了一代代人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把表格转换成文字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结合表格的标题,即可得出结论。注意,一般不能出现表格中的数据。几组数据并列,要考虑有没有比较的意味。从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学习古诗文要有兴趣,小时候背诵古诗文让人受益无穷。(2)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和运用能力。针对题目中小张“成绩不错”“安于现状”的情况可知,应该鼓励他力争上游,因此选第②句诗比较恰当。(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句应该改为“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和审美理想”;【B】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充上“的精神源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在《昆虫记》的描述中,有种昆虫,它总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它会在敌人面前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这种昆虫是____

A.螳螂   B.蟋蟀   C.狼蛛   D.蚱蜢

(2)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哲人曾说:“慢舞于云端,不如贴地徐行。”生命的原本节奏,我想,应是缓慢平和的,似湘江之水潺潺流动;似舟上渔歌,黄昏之晓,余音袅袅,不绝如;似西藏古寺的傍晚钟声,轻轻然,铿铿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   铿然____   不绝如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贴地徐行”中,“徐”的意思是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写生命平和缓慢的节奏。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_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⑦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⑧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鼓励,一句鼓励的话,会在他们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和乐观。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请以“鼓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五千年来,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为了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了解和使用汉字,学校决定开展以“有趣的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准备的选题是“汉字的起源”,请你设计两个针对中学生的调查问题。

2.由于汉字书写较为复杂,你的同桌李明经常念叨:“现在是网络社会了,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又有什么用呢?”对这个说法,你是不同意的,你打算怎么劝说他?(100~12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