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饮酒》中有“此中有真意,欲辨...

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饮酒》中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言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想辨别出来,却又忘记说了。

B.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

C. 《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杜甫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诗人登临泰山峰顶的意愿,体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赏析,需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词主旨进行分析。A项的赏析不恰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诗人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并不是“忘记说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 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 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D.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阴郁而暗然失色,罩上阴云。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春在田,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

A. zhù   qí   shòu    xī    B. zhù    yī    shòu   qì

C. zhuó  yī   chóu    qì    D. zhuó   qí    chóu   xī

 

查看答案

下列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材料: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就学会了公正。

请以“从生活中学习”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这个句段,按要求作文。

人们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

人们的习惯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可以改变……

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生活态度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改变……

请以“      改变”为题(先补出空白处的文字),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

1.给下列字注音。

______    伛______    觥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________

(2)非丝非________

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甲段中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______;乙段中有一个短语,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一个成语,它是______

5.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