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 ①九岁那年春天,父亲带我去北海公园玩。回家的路上,...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

①九岁那年春天,父亲带我去北海公园玩。回家的路上,暮色四起,带着解冻的寒意,沿湖边徐行,离公园后门两三百米处,父亲放慢脚步,环顾游人,突然对我说:“这里所有的人,一百年后都不在了,包括我们。”我愣住,抬头看父亲,他镜片闪光,隐隐露出一丝嘲笑。我虽自幼起常思考死亡,还是无比震惊,很久都没缓过劲儿来。

②对父亲最早的记忆来自一张老照片:背景是天坛祈年殿,父亲开怀笑着,双臂交迭,探身伏在汉白玉栏杆上,这张照片摄于我出生前。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我从未见他这样笑过,充满青春的自信。我愿意相信这是关于他的记忆的起点。

③“1949年10月,我们给儿子取了小名‘庆庆’。有了第一个儿子,我们俩都很忙。美利给儿子做小衣服,经常给他洗澡;由于母乳不够,每天还喂几次奶糕。我经常抱他在屋里走来走去,拍他入睡,还变换各种角度给他照相。小家庭有了这个小宝贝,一切都有了生气。”(摘自父亲的笔记)

④我出生后不久,我们家搬到府前街,离天安门城楼很近。每逢国庆,父亲抱着我,和邻居们挤在小院门口,观看阅兵式和游行队伍。最壮观的还是放礼花,次日清晨,在小院里捡起未燃的礼花籽.排成长串儿,像点燃导火索般点燃它,五颜六色的火花转瞬即逝。

⑤父亲喜欢带我坐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从街上驶过。非高峰时间,车很空,扶手吊环在空中摇荡。我喜欢站在司机身后.看他如何摆弄镀镍操纵杆。我和父亲管它叫“当当车”。

⑥“庆庆很不愿意上托儿所,每到星期六去接他,总是特别高兴,而星期一早上送回去就难了。有个星期一早上,怎么劝说也没用,他只有一句话;‘我就不去托儿所!’我们急着上班,只好骗他说去动物园,他信了。快到时他脸色紧张起来,看出是去托儿所,便大声哭叫,我紧紧抱住他,怕他跳车。到了托儿所门口,他在地上打滚,我只好硬把他抱进托儿所,他看见阿姨才安静下来,含着眼泪说了声‘爸爸,再见!”’

⑦我自幼抵抗力差,托儿所流行的传染病无一幸免。尤其是百日咳,咳起来昏天黑地,彻夜不眠,父母轮流抱我。一位医生说,只有氯霉素才有效。这药是进口的,非常贵,父亲用积攒的最后一两黄金买下十几颗。遵医嘱,每颗去掉胶囊,分成两半,早晚各服一次。那药面特别苦,一喝就吐。父亲对我说,这药特别责,你要再吐,父母就没钱再买了,这次一定要咽下去。我点点头,咬牙流泪把药咽下去。

⑧“庆庆出麻疹,住在托儿所隔离室。我们去只能隔着玻璃窗看他,但他也很高兴,比划着手势跟我们交谈。后来听托儿所阿姨说,那天我们走后,他一夜站在床上,通宵不肯睡。”(摘自父亲的笔记)

⑨我年幼时父亲很有耐心,总陪我玩,给我讲故事。他在一个小本子的每页纸上画个小人,每个动作略有变化,连续翻小本子,那小人就会动起来,好像动画片。后来,妈妈起得早,帮钱阿姨准备早饭,我和弟弟妹妹赖在父母床上,跟父亲玩耍。有一阵,我们迷上语言游戏,比如按各自颜色偏好,管父亲叫“红爸爸”、“蓝爸爸”和“绿爸爸”,再随意互换,笑成一团。

⑩父亲确有不同的颜色。

与父亲最早的冲突在我七岁左右。那时父母不知为何开始经常吵架,似乎只有如此,才能释放某种超负荷的压力。我总会坚定地站在母亲一边。父亲发起脾气来丧心病狂,形同暴君,整个变了个人。一天晚上,父亲认定我偷吃了点心。我虽以前偷吃过,但那回纯属冤枉。我死不认账,被罚跪并挨了几巴掌。最让我伤心的是,母亲居然站在父亲一边,尽管她暗中护着我,拦住鸡毛掸子的暴打。

红爸爸蓝爸爸绿爸爸,突然变成黑爸爸。

.后来.父亲被借调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教务处工作。父亲在他宿舍旁临时借了个房间给我们,那里伙食好,周末放电影,设备先进,有专用乒乓球室。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我们想尽办法让孩子吃得好些,怕营养不良影响他们的发育成长,学院在校内拨出一块空地,分给职工们作自留地。我把给我的三分地种了绿豆和白薯,平时没时间管,到秋天倒收获不少。我和振开一起把绿豆、白薯装进麻袋运回家里,总算添了些口粮。”(摘自父亲的笔记)

那是我头一次干体力活儿。顶着毒日头,用铁锨挖出白薯,抖掉土疙瘩,装进麻袋。父亲蹬平板三轮车,我坐在麻袋上,为劳动的收获骄傲,更为与父亲平起平坐得意。

堆在阳台过冬的白薯变质了,我坐在小板凳上啃烂白薯。父亲刚买来牡丹牌收音机和电唱机。收音机反复播放《春节序曲》,和烂白薯的味道一起潜入记忆深处

(作者:北岛,原名赵振开。文章有删改)

1.作者说“父亲确有不同的颜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

2.文章多次摘录父亲笔记里的内容,有何作用?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次日清晨,在小院里捡起来燃的礼花籽。排成长串儿,像点燃导火索般点燃它,五颜六色的火花转瞬即逝。(从修辞的角度)

(2)最让我伤心的是,母亲居然站在父亲一边,尽管她暗中护着我,拦住鸡毛掸子的暴打。(从用词的角度)

4.结合最后一段的画线语句,说说结尾的妙处。

 

1.①父亲是一个疼爱子女的人;②父亲是一位看淡生死的智者;③父亲与母亲吵架,发脾气时形同暴君。 2.引录笔记中的内容,补充所叙述的内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故事脉络更清楚,人物形象更丰满。 3.(1)比喻。将排成长串的未燃的礼花籽比作导火索,充满童趣,也表现了礼花燃放的速度快。(2)“最”“居然”表现作者(“我”)的意外与不解,“尽管”“暗中”结合原因,解释母亲是在帮助“我”。 4.①表现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②照应上文,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这药是进口的,非常贵,父亲用积攒的最后一两黄金买下十几颗”等情节中概括出父亲是一个疼爱子女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2.试题分析:考查文章引录笔记中的内容的作用。注意主要从丰富文章内容和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作答。从方法上讲,这也做到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使故事更加可信。 3.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和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1)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答作用时要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礼花燃放的速度快。(2)首先答出词语的语境义。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 4.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照应上文,点明主旨的作用。一定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戏曲大会》《朗读者》到<经典咏流传》,近日,央视推出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的古典美,重新唤起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材料二  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戏曲节目,《中国戏曲大会》自开播以来引发了很多人对戏曲知识的兴趣。“戏曲大会”还在北京、苏州、云南等地开设“戏曲体验室”,画脸谱、学身段,一些从未接触过戏曲艺术的普通观众,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有机会了解并接触戏曲艺术的魅力。

材料三  2016年11月下旬,第七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在巴黎的马拉可夫剧场隆重上演。在马拉可夫剧场这个法国最主要的城市剧院,5个中国传统戏曲团演出了7场戏曲。每场演出结束后,剧院里都掌声雷鸣、经久不息,演员多次谢幕,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不少法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1)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括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下图是端午节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内容及设计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使用兴奋剂。___ ,因为,使用兴奋剂的行为会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势,使参赛运动员处于不平等的起点,破坏了体育竞技的公平规则。不仅如此,___ 。服用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成年女性男性化、男子过早秃顶等症状,也可能患糖尿病、心脏病等,还可能出现冲动、攻击、猜疑等精神问题,或导致妄想性精神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招安,是用笼络的手段使投降归顺。在下面两部名著中,都有关于招安的情节,请你从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他们被招安的过程与结果。

①官封弼马心何足(《西游记》)  ②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水浒传》)

(2)痛苦和磨难造就伟大的人。请从下面三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人物曾经历的一件磨难。

④阿廖沙《童年》  ②祥子《骆驼祥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2)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三峡》)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并蕴含新生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攀高峰,言豪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攀登高峰时不畏困难和高瞻远瞩的豪情;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迟钝    压岁钱    莫衷一是    按步就班

B. 企盼    元宵节    迫不急待    吹毛求疵

C. 安详    打牙祭    一反既往    一鼓作气

D. 锻炼    里程碑    截然不同    责无旁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