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温暖的尘土 包利民 ①那一年,他去一个偏远的山区支教,...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温暖的尘土

包利民

①那一年,他去一个偏远的山区支教,时间为一年。在那个破旧的学校里,他成了四年级的班主任。他讲课生动,很能抓住学生的心,而且课余他还时常给学生们讲山外的故事,这让孩子们对山外的一切充满了渴望。于是,他 提 出了一个奖励 办法:这 次 期末考 试 成 绩 最好的 同学,会在暑假 时和他一起去北京,去看长城、故宫、天安门。

②这个奖励办法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一时间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对于最远只去过县城的山里孩子,这份奖励的诱惑之大是不可估量的。期末考试结束,学生们都不走,等着老师快快地批卷子,想知道谁是那位幸运的同学。

③试卷批完,有个叫林虎的男生两门功课都是100分,夺得了第一名。消息一宣布,立刻引起了轰动。林虎竟然哭了。消息传遍了小村,林虎家竟像过年一样热闹起来。去北京,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④他带着林虎出山,全班20多名学生和许多乡亲都来送行。他发现林虎穿了一套没有补丁的衣服和一双很大的不露脚趾的鞋,还背了一个大大的旅行包。

⑤经过几天的火车、汽车,终于到了首都。回到北京的家里,休息了一天后,他问林虎:“想先去看哪里?”林虎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去长城!”让他 奇怪的是,林虎仍然坚持要背着那个旅行包。

⑥让他更为吃惊的是,林虎的体力非常好,那么长的石级,背着那么大个旅行包,林虎竟然就非常轻松地爬上去了。到了长城上,林虎竟然呆住了,良久,他才奔跑起来。最后,林虎放下行旅行包,打开。他一看,又一次愣住,里面竟然是许多双各种各样的鞋子!林虎脱下自己的鞋,换上另一双,又一次在长城上奔跑起来。直到那些鞋都穿了一遍

⑦林虎告诉他,这些鞋子都是班上同学让他带的,虽然他们来不了北京,可他们希望自己的鞋子能踏上长城,踏上天安门广场。林虎还说,这些鞋都是同学们家里最好的鞋了!接下来,无论是去天安门,还是故宫,或者别的地方,林虎都背着那些鞋子,一直重复着在长城上的做法,让每双鞋子都能踩在那些著名的土地上。

⑧回到那个山村,林虎把鞋子分发给同学们,然后大讲特讲北京,讲长城,讲天安门,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然后,同学们都脱下自己的鞋子,小心翼翼地换上那些去过北京的鞋,站在纸上,再脱下,小心地收起。从那以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更努力了,也许,他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⑨许多年以后,他依然会回想起那个小山村,想起那个叫林虎的孩子,想起许多学生的面孔。有一天,他收到一封邮件,竟是林虎发来的,邮件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删节)

1.你如何理解选文的题目“温暖的尘土”?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2.选文第④⑤⑥段为什么反复写林虎背着大大的“旅行包”?

3.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写出第⑨段中林虎给老师的邮件。(不少于60字)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邮件,竟是林虎发来的,邮件中说:“________________

 

1.选文题目中的“尘土”概括了林虎穿着同学们的鞋子,让每双鞋子都沾上北京尘土的故事情节,“温暖”指的是沾上北京的尘土的鞋子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促使他们走出大山。这个题目简洁明了,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能吸引读者,等。 2.选文反复写林虎背着大大的“旅行包”,巧设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通过埋设伏笔,前后照应,使文章的结构紧凑;最后交代“旅行包”里装着同学们的鞋,装着同学们的梦想,正是这梦想激励着他们走出大山,走向远方,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3.示例:“老师,当初咱们班的学生都已经走出大山了,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可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珍藏着当初的那双鞋,因为那些鞋上,有着北京的尘土......”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选文的题目“温暖的尘土”的含意及作用。首先要答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拟人。从内容上看,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深层意思:那一双双沾有北京尘土的鞋子,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之灯,在他们以后的日子里,给了他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温暖了他们的一生。作者以此为题,既凸显了梦想的作用,又形象地表现出林虎北京之行在孩子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得:懂得,知道。     ②卒:同“猝”,突然。   ③操:琴曲的一种。 

④志:志趣,心志。     ⑤逃:使.......逃脱。

1.出自于这个典故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伯牙善鼓琴    

(2)钟子期善听       

(3)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4.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都用“善哉”来称赞对方。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各以对方的什么为“善”。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言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力拉崩倒之声”的“间”读“jiàn”,这句话的意思是:中间有噼里啪啦屋倒塌的声音。

B. 《口技》首尾两次交代简单的道具,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表演者的技艺不凡。

C. “以乡人子余”的“谒”读“yè”,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

D. 《送东阳马生序》以“劝学”为中心,把自己“嗜学”、“力学”与诸生“怠学”作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查看答案

共享单车不知不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2017年迎来高速发展期。请读下图,通过分析共享单车的特点,说说其高速发展的原因。

指标/出行方式

私家车

巴士

共享单车

自由度

价格

适中

车程

任意车程

通勤

短途

环保

适中

适中

低碳

 

 

 

 

 

 

 

 

查看答案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都有各自的绰号。请自选一个你熟悉的梁山好汉,仿照下面示例解说其绰号的由来。

(示例)黑旋风李逵:其人性格粗鲁、直率、暴躁,喜欢动武,就像旋风一样有破坏力;又因人长得高大粗黑,故称“黑旋风”。

 

查看答案

请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佳句。

(1)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枝间新绿一重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藏克家《有的人》)

(5)李杜诗篇万口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来表达结束贬谪生活回京之后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