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 所造诣/人莫测也

C. 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 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食:_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______

(3)安定胡瑗讲明道学:______

(4)福唐刘彝赴阙: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当余之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

B. ①久而乃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

C. ①乃葺小室      ②太守而宾客从也

D. ①所造诣人莫  ②夫大国,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___ ,【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_______

 

1.D 2.两次通“披”,穿听说恰逢,恰巧遇到 3.B 4.(1)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2)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夜晚(也因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 5.刻苦勤奋 高洁操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能力,涉及的考点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子翻译和分析概括。 1.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D项正确的停顿为“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1)(2)是课内文言文中的内容,学习时注意识记、积累。(3)(4)是课外文言文中的字词,可结合课内文言文内容完成。比如,“闻”可联系《醉翁亭记》中的“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会”可联系《陈涉世家》中的“会天大雨”和《口技》中的“会宾客大宴”。 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中的“从”都解释为“跟从”;B项中的“和”分别解释为“暖和”、“平和”;C项中的“归”都解释为“回家”;D项中的“测”都解释为“揣测(预料、推测)”,故选B。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抓住关键字词,逐字逐句翻译,注意相关的特殊句式。重点字词有:(1)以,因为;口体之奉,吃的穿的;不若,不如。(2)扇,摇扇;炉,生炉;逾,超过。 5.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人物性格的把握。首先通读原文,了解大意,然后找出两则材料中人物的共同点概括。【甲】文出自课内,主要写宋濂求学的勤奋刻苦;【乙】文介绍了徐中行的求学过程、求学勤奋刻苦的态度和其高洁的操守。据此分析概括出答案即可。 参考译文: 【甲】当我从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乙】徐中行是台州临海人。他刚刚通晓儒学,就听说世居陕西路安定堡的胡瑗将理学讲得非常透彻,他的门生之间互相传授学业(先入学的学生直接和老师学习,然后辅导后入学的学生),将要去跟从胡瑗学习。到了京城,首先拜访范纯仁,范纯仁认为他很贤能,就向司马光推荐了他,司马光认为这个人心神清朗,态度和蔼,可以和他一起进修道业 。恰逢福唐人刘彝入朝,(徐中行)(从他那里)得到了胡瑗所传授的经义,反复诵读,深入思考,勤苦自励,一心向学(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 ,夜晚(也因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于是回乡修理小屋,整天端坐,所达到的境地没有人能够揣测。父亲死后,他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亲自耕种抚养母亲。(就着)剩余的力量推广施行(这样的行为),安葬了十多个同姓和外姓的亲戚以及乡里贫苦没有后代的死者。晚年他教导学生,从洒水扫地、应酬答对,以及研究事理、获取知识,以至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都要求)不失去人的本性,不越过学的次第,如此这般方才罢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 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 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 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1)“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______ 作品: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2)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3)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曹刿论战》)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

__________。”(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意思。

(6)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

B. 《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

C.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D. 《童年》中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 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了工人,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C.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D. 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