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

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以/为号焉

B. 黔娄之妻/有言

C. 惟/遇酒则饮

D. 潜/亦无所辞焉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亦不其姓字______

(2)每有会意______

(3)亦雅咏不______

(4)未尝有喜之色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先生不知何人也           ②潭中鱼可百

B. 于林泽间候之            ②造饮

C. 置酒而招之               ②时无酒

D. ①每有意,便欣然忘食       ②宾客大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

5.(甲)文中“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志”与乙文中“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趣”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情趣与追求?

 

1.A 2.(1)知道,了解(2)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3)停止(4)生气,发怒 3.B 4.①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②下人要为他量鞋子的尺码,陶渊明就在酒桌上把脚伸出来让他们去量。 5.性格直率、不受世俗拘束,追求一种恬淡自由的生活(大意对即可) 【解析】译文 甲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乙文:他的同乡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邀请他喝酒,或者邀请他一起去酒馆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仍很高兴不害怕,喝的大醉就回家。不曾有拜访别人,到过的地方只有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琴弦发出声音呢。” 1.A错,应是:因/以为/号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此题注意“愠”的意思。 3.考查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许:处所/大约;C或:有时/有的;D会:体会、领会/正赶上;B项都是“就”的意思。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戚戚、汲汲、度”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祥子本来老实,健壮,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老舍通过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的批判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B. 陶渊明,东晋诗人,其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陋室铭》等。诗文多描绘自然景色,语言质朴精练,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C. 《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长歌行》《木兰诗》也出自本书。

D. 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呼,如“加冠”指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而立”表示三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社稷”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代称国家;“庙堂”是指朝廷;“桑梓”代指家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当细润无声的第一场春雨潜入沉睡的大地,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A)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B)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而且“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喧腾   升腾    徘徊   徜徉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cù)       教(huì)     咬文字(jiáo)      惟妙惟(xiào)

B. 巾(lún)    愤(mèn)   高屋建(líng)    三顾庐(máo)

C. (pǔ)       干(gù)      锐不可(dāng)      粗制造(làn)

D. 默(jiān)  薄(jí)    提心胆(diào)    险象生(dié)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曹刿论战》)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登 高

[唐]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 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

1.阅读中间两联,完成题目。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

(2)第三联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

2.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